自动识别五大危险及分心驾驶行为 嘀嗒出行上线“顺风车驾驶安全智能管家”

自动识别五大危险及分心驾驶行为 嘀嗒出行上线“顺风车驾驶安全智能管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6 14:0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06 14: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数据时代,随着端智能的发展,移动出行平台在提升车主驾驶安全意识,改善驾驶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行程安心体验方面,正开创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并带来直观量化改变。

近日,嘀嗒出行上线了全新的“顺风车驾驶安全智能管家”:实现对车主的五大危险及分心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和阶梯式管控,将以往基于乘客反馈的事后人工核实管控,升级成为基于手机App自主智能识别的及时管控,极大提升了车主驾驶安全的保障效率和精准度,进一步夯实顺风合乘出行安全。

自动识别五大危险及分心驾驶行为 从实时提醒到行为分治理的阶梯式管控

众所周知,在交通事故原因中,人为因素占据很大比例,其中,驾驶时疏忽大意和违反规定又是重中之重。为此,嘀嗒出行一直将提升车主驾驶安全意识,作为保障顺风出行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一项关于乘客对车主危险驾驶行为反馈的内部统计中,分心驾驶占比超过40%,其次是激烈驾驶,占比接近10%。这表明,分心驾驶行为治理和引导,是强化车主驾驶安全意识的重要着力点。

为此,嘀嗒顺风车智能安全管家,在对超速和急加速、急减速这几项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基础上,针对分心驾驶开发了全新识别算法,基于手机传感器等一系列特征信息,准确判定车主是否存在驾驶过程中的长时间手持拨打或接听电话,以及长时间操作手机软件的行为。

如车主一趟行程中出现两次以上危险及分心驾驶行为,将收到平台实时语音提醒,并在行后收到平台自动发出的行程驾驶安全报告,报告中会列明危险驾驶发生的时间和详情,而对于习惯性危险驾驶的车主,平台会予以行为分扣除和封禁等措施。

根据嘀嗒出行数据,目前每周封禁近百名存在习惯性危险驾驶行为的车主。而收到语音提醒和驾驶安全行为报告的用户,后续危险驾驶订单占比明显下降。

从App智能识别干预、行为分治理到理念强化 全方位夯实顺风车驾驶安全

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超速行驶、开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超载、闯红灯、逆行,均属于驾驶违法行为。为此,嘀嗒顺风车在《用户行为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若车主在接驾行程中,存在急加速急减速、疲劳驾驶、超车抢道、追逐竞驶等不良驾驶习惯,以及存在超载、危险驾驶、分心驾驶、闯红灯、超速、逆行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一经核实,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行为分扣除,禁止接单等措施。

在过去几年中,嘀嗒出行已构筑起一套全方位的,阶梯式顺风车驾驶安全智能管控体系,除危险驾驶和分心驾驶外的智能识别干预外,针对疲劳驾驶、连续订单和夜间驾驶等场景,嘀嗒顺风车也会通过智能语音提醒,智能语音外呼等方式,提醒车主注意及时休息。

这充分表明,嘀嗒出行多管齐下提升用户的提升用户的驾驶安全和出行安全出行安全意识,已产生了积极成效。今后,随着更多场景下的顺风车智能主动安全干预,以及管控举措的不断拓展深化,将推动顺风车安全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手机侧感知能力,和端智能算法及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今后还可识别更多场景的危险驾驶行为。同时,随着车主驾驶行为特征数据持续累积,后续还有望为个性化保费调整提供科学参照。如,如针对长期驾驶习惯良好的用户,可考虑予以赠险;而针对危险驾驶分群的车主,则会引导其在长途、城际和夜间等特定场景自购保险;此外,针对有长期危险驾驶习惯的车主,平台将考虑为其购买双份保险。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