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紧紧围绕“党建强镇,生态立镇,渔业富镇,文旅旺镇”的发展战略,深挖沿黄区位优势,深耕绿色生态优势,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产业由渔业占主导向现代渔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转型,绘就了“鱼米之乡 生态乔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东冯村的发展是乔庄镇产业转型助推乡村振兴实践的重要缩影。东冯村北邻黄河,毗邻打渔张灌区引黄闸森林公园风景区,生态优美。是乔庄镇对虾养殖重点村之一。
走进东冯村,尖顶房屋整齐排列,水泥道路四通八达,乡村墙绘引人注目,连片虾塘秀丽壮观,俨然一幅沿黄生态渔村的美丽画卷。谈及村容村貌的变化,东冯村委书记张文生说:“本世纪初的时候,村里还是土路,土房子,村民们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在经历了对虾养殖、生态旅游两次产业转型后,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村容村貌也随着发展有了质的提升。”
早在本世纪初,东冯村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基本农作物为生,但由于土地盐碱化,农作物产量较低,村民整体收入并不乐观。“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地,但是村里有的地碱得厉害,收成不好,基本上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村民回忆说。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村民们在乔庄镇政府的带领下,多次赴广东湛江等地学习淡水对虾养殖技术,回来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成为乔庄镇最早一批投身对虾养殖的专业户。
如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冯村已经拥有40多户养虾专业户,虾池250个,面积超过600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虾养殖业成为村庄的经济支柱,帮助村民们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
但从2017年开始,对虾养殖过程中病害多发,市场价格波动大等不确定因素开始显现,“病害厉害的时候是连片式的,一个虾塘接着一个虾塘的得病,收成惨淡的只有一到二成。”村民回忆说。这样的损失,是所有人都承担不起的。尽管将“小棚标粗”升级为“大棚标粗”的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增产增收。但升级的成本较高,更新迭代的周期较长。这使新任村两委班子认识到,单纯依靠对虾产业是不足以支撑乡村振兴的。
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积极谋划,主动求变,深挖沿黄区位优势,盘活村内旅游资源,主动融入乔庄镇文旅产业的发展大局,经济发展实现从“一根柱”向“两条腿”的转型,为东冯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冯村目前的规划已经融入全镇文旅产业整体规划中,已经建设完成了打渔张爱情主题文化广场、无动力儿童乐园等多个重点项目。还有多个景点正在规划建设中。2023年,爱情广场承办了滨州市青年人才集体婚礼、中国(博兴)对虾节等多个大型特色活动,文旅发展已迈出坚实一步。”村委书记张文生说。
近年来,东冯村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争取下,重点打造文化地标和旅游项目。2023年,打渔张爱情主题文化广场如期完工,该项目耗资2000万元、占地80000平方米,是乔庄镇文旅产业的地标项目,更是博兴县“董永七仙女”爱情文化的聚集地。与此同时,投资600万元的园林景区化村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包括已建设完成的“高铁”商铺和无动力儿童乐园。还将规划建设垂钓园、采摘园、泥塑馆等多个景点,这些都将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行体验,同时为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在村庄的建设上,东冯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通过路网提升工程,东冯村被纳入市级美丽乡村规划,现已形成四横五纵的棋盘式新格局。这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乡村体验。
文化振兴方面,村里成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义剪、口腔义诊、冬至送饺子等,深受村民欢迎。同时,每月至少一次的戏曲进乡村活动,以及篮球、广场舞、棋牌比赛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浓厚的和美孝善村庄氛围。
东冯村的发展只是乔庄镇全面振兴新格局一个缩影。近年来,乔庄镇在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美化村庄环境以及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展现把滩区“盐碱地”变为致富“聚宝盆”的这一生动实践,在建设“鱼米之乡 生态乔庄”的道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