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规模参与灾难响应到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中的“救命文档”,大灾大难面前,总缺不了互联网的身影。
去年起,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先后在京津冀水灾和积石山地震灾区试点“数字以工代赈”模式和“数字消费券”项目,为灾后重建提供数字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1月31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召开“科技救灾创新模式交流会”在邀请公益机构、专家学者等总结试点经验的同时,也一起为拓展科技救灾建言献策。
“私人订制”满足物资个性化需求
提起传统的救灾模式,捐物资一定少不了。灾难之后,虽然社会各界纷纷捐献爱心物资,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受灾群众而言,他们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和宝宝在睡觉,房子震塌了我们就被压在瓦砾下。当时大半夜,孩子只穿着薄薄的一件衣服,我只能用用身体护着他。”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马女士表示,由于衣物在倒塌的房屋中,出于安全考虑,被村民救出来后,出生20天的宝宝只能靠裹着毛毯御寒。随着救灾物资发放,虽然不少困难都得到了解决,但孩子穿衣服的问题却仍旧摆在面前。
类似的情况,在不少新生儿家庭里都存在。“我们在救灾过程中发现,受灾群众中新生儿家庭对奶粉、尿不湿等物资的需求高,但每个孩子使用的品牌、规格不同,传统统一采购的模式很难照顾到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项目主任谭花说。
(积石山地震受灾新生儿家庭使用“宝宝券”)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爱德基金会面向积石山县2500余名2023年新生儿家长发放宝宝券,在微信刷脸认证后,便可获得200元宝宝券用于在当地购买奶粉、尿不湿、衣服鞋帽等物品。
同样是数字消费券,在河北高碑店市肖官营镇则有不一样的玩法。
为了帮助京津冀水灾受灾区民众温暖过冬,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为镇上受灾村民每户提供200元的暖冬券,用于在购物中心、超市购买过冬物品。不同于母婴店里专卖母婴产品,线下的购物中心、超市商品五花八门,如何确保善款不被乱用,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为此,暖冬券在设计时将烟酒、高价礼盒等商品列入“负面清单”,无法使用暖冬券结算,从而避免村民购买高昂、不健康商品。
无论是暖冬券,还是宝宝券,受助人在使用时仅需微信刷脸完成人员信息核实后便可领取,所有的流程都在微信上可以实现,减少了线下领取的人工成本和繁琐的审核流程。另一方面,这一方式又能方便受助家庭根据自身需求,个性化地购买物资,解决了过往统一采购无法照顾个体需求的难题,提高了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并节约了物资运送的物流成本。
数字化提升灾后“造血”能力
灾后重建需要社会各界的“输血”支援,但同时,更重要的是恢复灾后“造血”能力。
“在灾难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另一种受灾,就是当地的商业体系。一方面,经济损失抑制了当地的消费,另一方面,救灾物资发放也冲击了当地的商业体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总监曹帆表示。
而通过数字消费券,在帮助受灾群众的同时,也在帮助当地的商户从灾难中恢复。“地震发生后我们也很担心没有顾客,毕竟奶粉这些是有保质期的,卖不出去就浪费了。”千喜贝贝母婴店店长马学兰表示,在发放宝宝券后,母婴店的人流量慢慢恢复了起来,最多时一天能有近百名顾客。
如果说数字消费券是帮商家“回血”,那么,“数字以工代赈”则是通过帮助受灾群众更快更好地恢复生活。
“以工代赈”是灾后重建的经典模式,受助人通过参与工程建设,用自己的勤劳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获得相应报酬,而非等待直接救济。然而,传统的“以工代赈”模式存在执行繁琐、补贴发放不及时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引发信任问题。
为此,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依托微信支付“身份识别”和“资金发放”能力,上线“灾后微助乡村计划”小程序,用数字能力提高效率和透明度。截至目前,在甘肃、青海、雄安新区等地已有207个村庄参与其中。
(京津冀水灾受灾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
据悉,受灾区域村委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后,根据当地受灾情况提出项目申请。申请审核通过后,系统将生成二维码用于组织受灾群众加入以工代赈项目。受灾群众注册后便可自动领取实名的微工卡,用于查询工作时间、补贴金额,并了解补贴发放进度等。借助小程序的全流程管理,提升项目申报、执行效率,并确保受灾群众补贴及时、准确发放。
“加入数字化能力后,现在以工代赈项目可以通过小程序在手机上操作,省去了现金发放需要清点、存取等繁琐流程,对机构来说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灾害救援项目部负责人朱一存表示,曾经一个以工代赈项目涵盖7市18县区65镇,仅人工线下核实就要花费很久时间。此外,由于劳动补贴发放多为银行转账,对于没有开设转账短信通知的村民,往往也会因为不知道收款进度而引发不满和投诉。而数字能力的加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一方面,村民也能清楚查询到补贴明细,另一方面,每笔善款的流向和用途也能清晰可查。
数字救灾经验可延伸至民生
在“数字以工代赈”模式和“数字消费券”试点的基础上,未来如何将数字能力更好的运用在救灾等公益场景中,也是公益机构和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表示,在救灾领域,国际上认可直接发放现金的模式。但在中国,公益机构直接发放现金可能存在发放不透明、灾民使用不透明等风险,导致相关应用非常有限。而微信支付消费券和人身核实等产品能力,恰好克服直接发放现金的透明信任问题,并使得这一流程线上化、透明化、可追溯化。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在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看来,将移动支付技术与现金援助相结合或许会创造新的公益模式。
“我们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数字生态,它不仅仅可以运用在救灾之中,还能融入到基层治理中,是未来韧性社区共建的起点。”卢玮静说。而在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看来,除了移动支付外,区块链技术、遥感技术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云计算也都可以融入到救灾中,在提高项目透明度的同时,还可以加强资金需求预测与分析,优化现金的管理。
一方面是技术对公益的支持,另一方面,如何解决老人、偏远地区村民的“数字鸿沟”问题,也值得讨论。对此,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青少部部长王晓莉结合实践,提议一方面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则可开设“代领” 功能,让技术也有温度。
与此同时,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则建议将数字救灾的经验延用至民生服务之中,如服务残疾人、罕见病、老人、儿童等人群多样化需求,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此外,王振耀也直言,在数字化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不足,但整体方向值得肯定,期待科技技术在民生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据悉,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未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根据使用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让用户体验更加丝滑。此外,还计划将相关模式推广至老人帮扶、乡村助学等不同场景,并将面向爱心商家、电商平台等开放渠道,借助数字能力串联起更多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把好事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