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将成为我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搭建技术交流和协同攻关的重要平台。来自“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近十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储能电池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据介绍,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目前,日、韩、欧、美等国都在加速固态电池的研发布局。
陈清泰表示,我国能否能够顺利闯过固态电池技术和量产的关口是确保我国实现汽车强国、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现阶段固态电池主要以全固态电池为主导,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点,以固液混合为主要特点。
“从全行业看,我们既要发展渐近性的半固态技术路线,但是又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认知还需统一、聚集力量、协调产学研,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共同突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欧阳明高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将大幅度加速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速度,这对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增加了确定性。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市场化拓展的新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预测,原制定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左右的目标有可能会提前10年实现,也就是到2025年或2026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新车销量当中的占比将达到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