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智能风控两项系统通过国家级金融机构创新安全评测

近日,蚂蚁集团智能风控的两项产品通过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BCTC)的技术检测,分别是“蚂蚁反欺诈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系统”和“基于深度行为时序网络的金融风险实时侦测系统”,标志着蚂蚁智能风控产品的创新性及安全性,获国家级金融机构权威认可。

蚂蚁集团智能风控两项系统通过国家级金融机构创新安全评测

来源:国际在线 2022-10-31 16: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蚂蚁集团智能风控的两项产品通过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BCTC)的技术检测,分别是“蚂蚁反欺诈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系统”和“基于深度行为时序网络的金融风险实时侦测系统”,标志着蚂蚁智能风控产品的创新性及安全性,获国家级金融机构权威认可。此前,蚂蚁智能风控已通过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对AI安全可信的技术测评。

  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专业金融科技测评机构,主要开展金融科技应用测评、风险监测、监管科技以及合规科技建设,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测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金标委发布的《JR/T 0199-2020金融科技创新安全通用规范》开展,涉及交易安全、服务质量、业务连续性、算法安全、架构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内控管理8个方面共计148小项,还特别加强了风控产品对账户盗用、营销欺诈、电信诈骗等各类合规风险的识别能力的检测。蚂蚁集团两项智能风控产品均符合要求。

蚂蚁集团智能风控两项系统通过国家级金融机构创新安全评测_fororder_图1:蚂蚁反欺诈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系统通过BCTC技术测评.JPG

蚂蚁集团智能风控两项系统通过国家级金融机构创新安全评测_fororder_图2:基于深度行为时序网络的金融风险实时侦测系统通过BCTC技术测评.JPG

  “基于深度行为时序网络的金融风险实时侦测系统”核心完成的是风险识别。蚂蚁集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风控中提出了以用户行为序列为基础输入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体系,并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发了这套金融风险实时侦测系统,目前已在支付宝各类风控场景中,规模化推动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应用。

  蚂蚁安全天筭实验室资深专家傅幸介绍,传统的风控一般以人工特征及树模型算法为主,蚂蚁依托实时高并发且复杂的风控场景,打造了面向安全风控的深度神经风控网络技术体系,可极大提升异常信息的自动化挖掘率,在数亿交易中实时感知交易账户的风险,降低人工介入和建模的成本;同时支持多模态数据输入,搭配专家经验规则使用,大大提升风险防控水位。此外,蚂蚁还研发了一套可解释性算法方案,以确保模型决策结果透明可信。

  “蚂蚁反欺诈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系统”解决的是反欺诈难题。该系统基于主动交互式安全、可信AI等融合技术,可实现风控系统与用户之间的全链路、多模态内容交互。

  据了解,“主动交互式安全”技术为蚂蚁首创。当用户被骗子诱导转账时,AI可在0.01秒内识别交易中的风险,并通过图文互动、语音电话、交易冷静、延时到账等方式,对易受骗用户进行千人千面的自动化劝阻和风险提示。目前蚂蚁AI叫醒热线电话日均交互4.3万人次,涉诈交易用户止付率提高80%。

  公开资料显示,多年来,蚂蚁集团基于蚂蚁安全九大实验室持续攻坚安全科技,构建了以交互式主动安全、多方安全、对抗智能、全图安全、端边云协同安全为核心的IMAGE智能安全体系,支撑全风险域的防控。在该体系保障下,最新数据显示,支付宝2021年资损率低于亿分之0.98,远远领先行业。(图/文 南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