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高端 珠江啤酒以创新应对市场新需求

2022-09-07 14: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秋、“十一”双节将至,在好友小坐、家庭聚会中,酒饮时常作为调节气氛的产品出现在餐桌上。当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酒类消费也在出现年轻化、品质化的特点,无论是产品、体验还是营销方面,酒企都在瞄准年轻消费需求寻求创新。

作为啤酒行业的“老将”,珠江啤酒也意识到了行业的变化,并作出一系列调整,推进产业链向绿色智能发展、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高水平满足新兴市场需求、服务美好生活。

面向中高端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十三五”期间,中国啤酒行业经过持续深度调整,进入“量平质升”时代。而在高端化、年轻化、微醺经济兴起的背景下,酒类市场迎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立足当前市场形势,珠江啤酒从品牌定位与产品创新两方面积极应对。

在品牌定位上,珠江啤酒始终坚持打造中高端特色啤酒。立足“3+N”品牌策略(雪堡、纯生、珠江+特色),构建珠江啤酒产品多样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品牌形象。

其中,雪堡品类持续推出高品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打造“高端”产品形象;纯生品类作为珠江啤酒的主打产品,未来五年计划推出不同包装规格、品质更优的升级产品;珠江品类产品作为满足最广泛的消费需求和珠江情怀需求、构建珠江啤酒产品多样化与丰富性形象的依托,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N”特色品类则定位小众,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

此外,经过多年发展,珠江啤酒沉淀了扎实的技术优势。面对新形势,珠江啤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丰富“高端化”内涵,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优化酿造工艺,创新风味表达,充实产品矩阵。

据了解,目前珠江啤酒已成功研发水蜜桃小麦啤酒、雪堡咖啡世涛精酿啤酒等近40款口感丰富、层次鲜明、个性独特的精酿啤酒,荣获布鲁塞尔啤酒挑战赛、青酌奖、中国国际啤酒挑战赛天禄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外大奖。

除了增加产品种类,珠江啤酒持续提高产品品质,在原材料甄选、配方升级、包装设计等方面精益求精。

营销创新 “啤酒+”模式丰富品牌内涵

对年轻消费群体而言,追求产品品质之外,品牌认同感与消费体验感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使得营销创新成为商家的“必答题”。珠江啤酒也在频频出招,其路径是以“啤酒+”模式,将啤酒与音乐、体育、美食等高关联领域融合,延续多角度跨界营销方式,丰富品牌内涵。

例如,珠江啤酒以“啤酒+音乐”倡导品质生活,举办珠江纯生生啤酒派对、夜场明星秀、非凡音乐派对、爵士乐品鉴等活动,打造华南地区独特的音乐IP;以“啤酒+体育”倡导健康生活,围绕极速电竞、潮玩篮球、限量潮牌等元素强化互动体验,打造全新痛快IP;以“啤酒+美食”丰富生活,构建美食地图,加强与优质餐饮的深度合作,形成跨界联合。同时,在私域流量时代,以品鉴、沙龙等体验互动形成粉丝集群、粉丝经济,提升高端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珠江啤酒还联合众多品牌推出跨界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收获了不错的反馈。例如,雪堡咖啡世涛精酿啤酒聚焦潮流年轻人“早C晚A”(日咖夜酒)的生活方式,与PAIX咖啡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珠江12度啤酒携手佳宝打造岭南人文情怀“粤浓粤有味”,推出“珠江配佳宝,五片刚刚好”的陈皮配啤酒的新喝法。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共鸣,以多元化的品牌文化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珠江啤酒品牌的创新与活力。

创新消费场景 今年计划布局50家精酿体验门店

在微醺、小酌等消费偏好下,满足相应需求的小酒馆在近几年成为市场热门,餐宝典在《2021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预测,2025年国内小酒馆将突破5万家,市场规模将达1372.8亿元。可以看到,包括珠江啤酒在内的越来越多老牌酒企已经开始布局线下消费场景。

珠江啤酒围绕“厂在身边,酒更新鲜”的理念,发挥产能布局优势,开拓啤酒体验店新业务,以品牌展示、产品品鉴、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方式,拉近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距离。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珠江啤酒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1家珠江啤酒旗舰店、50家精酿体验门店、150家珠江原浆啤酒体验店。目前精酿体验门店开业15家,原浆啤酒体验店签约140多家、开业112家,为消费者提供了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同时,珠江啤酒将加速高端啤酒在社群、社区电商等新零售渠道的拓展步伐,将电商渠道作为新产品手法,迎合新生代消费者习惯,进一步探索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销售模式,满足差异化需求。

当前,酒饮市场需求依旧在不断变化,包括产品、体验、营销等各个方面。同时,低度酒热潮下,越来越多新兴品牌进入市场,给老牌酒企带来更多压力。面对新格局,珠江啤酒表示,未来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智能制造、优化高端产能供给、效能提升等30余项技改项目,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的新产品开发规划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品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满足消费者高端化、个性化、健康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