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养老诈骗的手法在不断“更新换代”,覆盖了卫生健康、在养老服务、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渗透到了老年人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随时威胁着老年人的财产安全。黔西市水西街道扎实打好“四张牌”,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形成应对养老诈骗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机制。
走好“服务”棋,免除老人后顾忧
8月12日,在水西社区,一番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
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忙着给老人体检,和老人们亲切地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并对老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引导老人到对应的专家诊台就诊,场面异常温馨。
“养老诈骗是将不具有任何治疗效果的保健品向老人推销,”水西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慧说:“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老人们尊重科学,相信医学,破除那些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幌子。”
水西社区书记李丽告诉笔者,他们经常和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联手,对辖区空巢老人进行走访,给老人检查身体的同时,听听老人们的心声,让老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社区提供服务。
“现在干部真好,随时可以把医生都请到家里来为我看病,”张化芬老人感动地说:“我的身体有啥问题,只相信医生和干部。”
水西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李定武向笔者介绍,还有一些骗局是假冒养生专家身份,夸大保健品的功能和作用,施以领鸡蛋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部分还通过网络、电话推销方式对老年人软磨硬泡,最终实现诈骗钱财。
黔西市水西街道依托国家医疗等各项惠民政策,在服务上下功夫,做到宣传中服务,在服务中宣传,让广大老年人无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截断诈骗分子利用卫生健康实施养老诈骗的犯罪途径。
走好“亲情”棋,疏通老人情感线
“街道社区干部随时都在问我吃得好不,身体如何,”8月19日,来到石园社区六组,老人杨少明对笔者说:“还教我用手机和孩子视频通话。”老人说完,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原来杨少明的子女全部长期在外务工,想想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长大,如今却还要带着几个孙子生活,老人有时不免对人生有些悲观。
街道社区干部得知老人的思想状况后,深知如有诈骗分子利用老人的感情博得信任,再宣传以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骗取老年人的资金,成功的几率就会上升。当下对老人进行走访开导,现场教老人如何运用手机和几个子女视频通话,叮嘱老人遇到陌生人无缘无故的关心和涉及到钱时,一定要多与子女、亲属等沟通交流或直接报警,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避开老人后,干部直接打电话给其子女,告诫此时老人需要的是亲情,要多和老人通电话,让老人心有所依,精神得到慰藉。临别时,街道社区干部还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老人,有啥紧急情况随叫随到。
通过街道社区干部努力沟通,用热心、细心、耐心,用真情、真诚和真挚,成功架起了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互通的桥梁,让老人们生活更有信心,对人生归宿更有希望。
据统计,仅黔西市水西街道辖区空巢老人5000余人。为了堵住老人的亲情缺口,水西街道扎实打好“亲情”这张牌,不仅让养老诈骗无机可乘,还让老人们时刻感受的党和政府的关爱。
走好“宣传”棋,扩大社会覆盖面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透露重要私人信息;民警韩德礼说:“如果遇到要求转账等可疑情况要多与亲属朋友沟通,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8月16日,水西派出所在石园社区召开警民议事会,向群众讲解养老诈骗的手段骗局。
为扩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覆盖面,水西街道针对老年人思想观念普遍陈旧落后、理解能力弱、接受信息比较慢,且对新媒体的应用率不高、接受的宣传渠道狭窄、对养老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强等特点,用最“土”的方式,宣传预防养老诈骗。
“我们用群众听得懂得语言和方式,宣传如何预防养老诈骗,”石园社区网格长代厚明说:“同时指导广大人民群众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线上,围绕宣传发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以年轻人熟悉新媒体为载体,向家里的亲人进行宣传。线下,在各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标语,充分利用宣传栏、农村大喇叭、群众会等方式讲解养老诈骗的特点。利用赶集日、综治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向群众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手法等常识。同时,结合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把预防养老诈骗宣传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黔西市水西街道开展入户宣传教育3600余户5310余人次,开展集中宣传8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150份,不断增强老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犯罪分子的“行骗空间”。
走好“联动”棋,织牢养老防控网
为了更好地打击养老诈骗,黔西市水西街道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为基础,严格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网格化管理。
首先各社区民警村支书结合警民议事会,积极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同时要求网格员、联户长以及参会的群众要扛起社会责任,在工作和生活中收线索、寻线索、挖线索,积极举报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养老诈骗,时效性特别强,晚一步就可能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
“还好民警及时阻止,要不然我这16万元就打水漂了”,张女士说:“我接到电话后,一直都处在焦虑中,希望用钱尽快了事。”
7月12日,水西派出所值班民警就接到群众周某报警,称其母亲(张女士)执意要给诈骗分子汇款,家人劝说无效后迅速报警求助。民警通过了解,得知张女士一个月前接到自称是北京市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告知在北京光大银行办理的信用卡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多起经济犯罪,需汇款30万元解除其涉案信息,并要求张女士做好保密工作。随后张女士到银行欲将向亲朋好友借来的16万元汇给对方。
了解情况后,民警向张女士列举了大量案例,讲解养老诈骗特点、方式、方法,不轻信、不盲信、不转账,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信息,还告知张女士冒充“公检法”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套路。此时的张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差点就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黔西市水西街道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和联户长的作用,同时联动水西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等单位部门及广大群形成社会合力,将养老诈骗各项工作从全面宣传反诈到全民积极参与,从积极举报到严厉打击,实现部门联动,达到了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效果,扎实有效地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