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云游长城”小程序上线,这是全球首次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最大规模人类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也是全球首次将云游戏技术应用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体验,为大众了解、认识,参与长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作为中国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遗址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众多历史进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由于常年遭受自然吞噬风化,以及城镇建设、旅游开发、不当干预等因素可能造成的人为破坏,“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期许,在现实中真正实现“不倒”的只有8%。所以,对长城遗址的保护,也一直以来是各级部门和保护管理机构不懈努力的目标。从1952年中国政府组织开展新中国的第一批长城保护维修工程——居庸关、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维修工程,到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到2006年12月1日起《长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等,长城保护管理实践为世界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但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长城遗址的可持续保护仅仅停留在政府、机构层面的管理与维护还远远不够,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公众自发的保护意识,将日益成为长城保护重要的新生力量。在此,我们欣喜的看到,类似“数字长城”这样的突破性的创新探索,正是社会力量参与到长城保护活动中所激发的创新活力;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尤其是游戏技术能力应用于数字文保的巨大想象空间。在全球语境下,“数字长城”作为在文保领域的重要实践,无疑也具有显著的标杆意义和示范价值。
技术创新,一直是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更多可能性的核心抓手。以“数字长城”为例,为了构建逼真的环境和优质的体验,腾讯游戏技术团队综合创新式运用了很多前沿的技术能力:为了高精度还原真实长城场景,技术团队对喜峰口长城进行了毫米级测量,采集超过5万张海量素材,最终生成了超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为了还原真实的长城自然环境,通过腾讯自研的PCG生成技术,还在周边山体“种植”超20万颗树;基于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用户可以在里面移步换影,看到树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早晨、中午、黄昏的美景变化。这些不同的尝试,为公众感知长城遗址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形式,也将进一步充实长城遗址的价值阐释和内涵表达。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管理、利用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将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注入新的发展内涵。 “数字长城”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特别是游戏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创新活化中的巨大价值,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代表的各种数字新手段也将会更广泛的融入公众的文化生活。社会力量和文博机构的结合加快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所带来的驱动力量也将从多个层面激发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
在科研层面,数字化手段对文化遗产信息和知识进行全息监测、记录、组织、关联、整合,有助于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基础并提供创新的工具。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推进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都将为文化遗产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在文化层面,文化遗产数字化有助于文化遗产资源和价值的挖掘,并提升文化遗产艺术表达的感染力,带来新的审美体验。文化遗产数字化为文化学者、艺术家和公众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创意和创新。数字化手段丰富了文化遗产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的二次创作又反映了数字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质,也将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打下时代烙印,进一步丰富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教育层面,文化遗产数字化助力教育启智,将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可拓展、可体验的数字呈现方式,通过虚拟博物馆、沉浸式场景等新的线上线下数字展示传播形式,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体系建设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满足人们对集体记忆的精神需求,增强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遗产数字化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经济层面,文化遗产数字化将进一步丰富文旅产业内容,促进文旅场景、业态和消费创新,助力于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为源点的文化品牌形象建设和IP传播有助于激发文化遗产的经济潜力和地域文化经济的活力;数字文化遗产丰富的呈现形式以及沉浸式多感官交互等极具感染力的新型数字展示方式有助于增强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并推动新型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数字传播渠道和智慧化应用有助于合理平衡线上线下对文化遗产的服务需求,科学保障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以数字化手段助力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智能管理和活化利用,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赓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
张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赵冰清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