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承办的“盛世黄河——郑州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河文化美术专题邀请展”6月29日在郑州美术馆开展。
开幕式嘉宾合影
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历史发展进程中,黄河奠基了泱泱中国的最初基业,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架,演绎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而在这些伟大缔造中,地处黄河流域重要节点的郑州凭借自古中天下而立的优越区位,一直是中国文化、黄河文化交流的汇聚之地。郑州美术馆秉承“开放融合、文脉传承、学术先导、对话对照”的办馆理念,在这次“盛世黄河”邀请展上展出两件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黄河主题超百米美术精品:李伯安百米水墨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与王克举百米油画长卷《黄河》,以此奉献郑州人民,赏黄河佳作、品艺术情怀、筑时代精神,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后,来自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郑州市美术家协会、河南高校等的专家学者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举行了“盛世黄河——崇高与优美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的多维视域”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本次展出的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和王克举《黄河》给当代美术创作以深刻的时代思考和启迪。艺术家们表示,要继续加强对黄河文化的深入关注与思考,以多维视角审视黄河文化主题创作,汲取两位艺术家的观察方法、叙事逻辑和中国文化的意蕴表达,在新时代的美术创作上寻找新的突破和艺术表现,探索表现黄河题材的艺术语汇和中华美学表达风格,继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以此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讲出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
“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展出的是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珍藏的河南籍画家李伯安倾尽十年之力创作的高1.88米,长达121.5米的极具震撼力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画界的传奇人物,他为人极其平和低调,美术界皆知其为河南省著名的美术编辑,却未能充分认识其在美术史上的艺术成就和地位。他历时十年苦心创作的遗作《走出巴颜喀拉》则是一件传奇作品,这件作品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风格以及中国传统线描和水墨大写意等多种艺术语言,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史诗性水墨人物作品,该作品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构思依托,用群像式的构架以266个神态各异的形象绘出了中华民族的风骨,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条母亲河的一个闪光的细节,从中我们感触到黄河流域无处不在的浓烈醉人的人文气息,塑造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气概。
大河长歌—王克举百米黄河油画长卷
“大河长歌——王克举百米黄河油画长卷”展出是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克举历经四年,行程超4万里,跨越8个省、自治区,沿着黄河的重要文化与自然景观写生而成的高2米、长161.6米的油画《黄河》。这件作品堪称是王克举艺术生涯成熟期最具代表性语言风格的大型画作。长卷描绘了从黄河发源地星宿海,经过扎陵湖、果洛草原、炳灵寺、乌梁素海、库布齐沙漠、娘娘滩、乾坤湾、晋中沟壑、壶口瀑布、泰山等,直到东营入海口的30多个景点,呈现了黄河不息的生命力,气势恢宏。这幅油画长卷是新时代关于黄河主题的新表现,这是一条更趋于自然性的黄河,一条更趋于本真形态的黄河,其呈现了黄河的生态之美,使观者无不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气象,同时王克举油画中的写意性语言,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精神中的生生不息。
(注:图片由郑州美术馆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