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择2021年Q1业绩点评:坚持长期主义 保费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去年第一季度疫情,慧择等互联网保险平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体现在其去年全年的业绩中。一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047.54亿元、3238.92亿元、2437.75亿元、1394.43亿元、633.9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5.2%、-5.5%、6.3%、8.8%。

慧择2021年Q1业绩点评:坚持长期主义 保费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5-25 17: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去年第一季度疫情,慧择等互联网保险平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体现在其去年全年的业绩中。如今,我国抗疫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经济已基本恢复,保险产品对科技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会有所降低。然而慧择却取得出乎意料的高增长,这不能不说,慧择的经营模式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是具有长期优势。

经营杠杆释放,保费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慧择2021年Q1业绩报告显示,总保费13.9亿元,同比增长133.1%;总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95.5%。净利润2852.1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29.9万);Non-GAAP净利润3874.8万元,同比增长74.5%。同时,首年保费8.9亿元,同比增长221.7%;续期保费5亿元,同比增长56.9%,首年保费、续期保费皆上涨。

从慧择2021年Q1业绩报告中还可以看出,一季度费用率降低至20.4%。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0.8个百分点至10.5%;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至7.4%,经营杠杆释放,规模效应显现。

一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047.54亿元、3238.92亿元、2437.75亿元、1394.43亿元、633.9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5.2%、-5.5%、6.3%、8.8%。从寿险业务来看,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人保寿险的保费增速出现下滑。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保费增速最大的是新华保险,为8.8%。与行业保费增速相比,慧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全流程闭环运营,为保险用户提供优质保障和服务

慧择从企业使命、产品定义、商业模式、保险服务等方面,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慧择人机结合及全流程的闭环运营体系,为保险用户提供优质保障和服务的能力。用户数量稳健增长,目前慧择累计投保客户700万人,累计被保客户5840万人,客户以一二线城市人群为主,一季度长期险投保客户中,高线级城市占比73.2%,平均年龄32.7岁。

产品定制打破了以往由保险公司单方面主导的传统产品生产模式,用户的需求愈发得到重视。长期险护城河持续稳固,一季度长期险保费占总保费比例96.9%,去年同期93.8%,其中按首年保费计,一季度慧择长期险的件均保费高达4508元;定制产品保费8.5亿元,占比61%,去年同期51.4% ;储蓄险(年金增长终身寿)保费1.7亿元,占比12.1%。慧择的长期寿险和健康险第13个月、第25个月续保率均保持在94%以上,在行业中是稳居前列,出色的续保率侧面验证出慧择业务模式的稳定性及用户高粘性。

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保障需求 做长期价值投资

在千人千面的时代,如何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保障需求一直是保险行业长期探索的方向,而互联网定制产品给出了一个目前来看最有前景的方向——将产品打碎,由消费者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慧择定制产品不仅大部分都设置了很多可选条款,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保障需求和财务情况进行自由匹配,而且还推出了更具未来产品形态的模块化产品。

目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达尔文”系列的升级版——达尔文五号荣耀版所推出的靶向药津贴创新条款,就是精确洞察到了现实场景中,虽然已有医保介入,但癌症患者还是面临着很多药物无法从医院购买或者不在社保保障范围内,以往商业保险保障力度不足或要求过于严苛等情况,这个产品慧择跟保险公司将近打磨了20个版本。

保险本质上属于金融服务类的产品,除开产品外有质感的服务同样重要。经过15年的用心经营,慧择目前已打造了从需求咨询、方案定制、在线保全到理赔协助等全流程一站式的服务。近期,慧择保险科技完成了企业所需具备的标准管理类和研发能力类的科技资质及认证的获取,包括: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CMMI软件研发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3级认证。上述资质认证的获取,进一步规范了数据研发中心的研发过程标准和流程、提升了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加强了产品及服务的交付输出能力,为慧择在技术背景、企业信用及行业竞争力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质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