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 > 创新要闻

警惕!成年人“干眼症”盯上了少年儿童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5-07 12: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通讯员 衣晓峰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最近一个学期,7岁的小女孩婷婷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停地眨眼和揉眼睛,而且还经常伴有眼部刺痛感,孩子父母给她用了很多滴眼剂也没见效。在接诊这个小女孩时,黑龙江省医学会小儿眼底病学组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周丹教授经过详细检查后,排除了她的屈光不正;同时请儿科专家会诊,也否定了抽动障碍性疾病的可能,最后确诊婷婷患的是“过敏性结膜炎合并干眼症”。经过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治疗,婷婷的症状明显好转,干眼检查指标也基本未见异常。 

周丹教授

干眼症不再是成年人“专利”      

周丹主任科普解释说,干眼症也被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泪液和眼球表面的多种因素促成的眼病,经常引发眼睛干涩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损伤眼表,同时伴发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因而临床上对成年人干眼症比较关注,而往往忽略了儿童也会受到干眼症的袭扰。         

事实上,尽管孩子不像成人看书这么多,但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大量且持续用眼,而且表达能力差,检查过程配合度低,加上人们对儿童干眼的发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诊治等存在认识不足,致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类似于成年人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年龄小的孩童经常伴有闭眼、揉眼、痛痒、红肿、异物感甚至视力波动等现象,与过敏性结膜炎很难区别,二者有时还相互伴随。同时,儿童干眼症还容易与屈光不正、儿童抽动障碍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漏诊。       

周主任进一步解释,泪膜位于角膜、结膜的表面,对维持角膜上皮的新陈代谢、防护和生理功能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并为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提供正常的湿润环境,进而降低眨眼和眼球转动时的摩擦力。而稳定的泪膜及泪液动力学的正常,则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       

周丹教授总结指出,儿童泪膜有其自身特点,一是泪液分泌量较成人更丰富,95%足月新生儿在生后1周即可分泌正常量的泪液;二是儿童泪膜的脂质层厚,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助于润洁眼睛;三是儿童泪液中微生态菌群数量较少,对泪膜基本上没什么刺激。   

儿童干眼症的诱因有哪些?      

那么,为什么患有干眼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呢?周丹医生指出,时下,各种电子科技产品得到大范围普及,加上某些不良的教育方式,这些诱因和危险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生率。比如,偏食带来的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致使体内维生素A匮乏。缺少维生素A易使结膜杯状细胞受到损害,不能正常分泌粘液,最终酿成干眼。同时,学习任务繁重、持续阅读书籍、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睡眠“欠账”,以及因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情况,均会动摇泪膜的根基,从而诱发干眼症。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视频终端的“触角”已经深深蔓延到人们的家庭和工作中,孩子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机、看动画片及电脑上网的时间显著增多;而在学校中,投影仪、各种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学。由于不理想的照明强度、不合理的电脑屏幕设计及特殊的工作要求,均可酿成视频终端综合征(VDT综合征),使眼睛不适。     

周主任解释说,VDT综合征之所以形成了儿童的干眼症,是因为改变了眨眼习惯。有研究显示,人们在交谈时,平均眨眼频率为15.5次∕分,而在聚精会神地使用电子产品时,平均眨眼频率则大幅下降,诱使脂质排泄减少,泪液蒸发和“流失”,泪膜不稳定,最后让眼睛陷于“干旱”的状态。   

  提高认识,日常防治有要领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眼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随着《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广泛推广,各级眼科医师已逐步认识到儿童干眼的危害,小儿眼科专业医生开始关注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一些会议也将儿童干眼列为研讨内容。       

尽管如此,学童干眼还面临着许多临床“短板”:一是部分医师还未意识到儿童干眼的存在和严重性,欠缺儿童干眼的相关知识,将干眼当成结膜感染、过敏或角膜炎进行诊治;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非干眼儿童被误诊为“干眼症”,给予过度治疗。二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儿童泪膜和眼表的科研数据,因而难以制定出适用于儿童的干眼诊断标准。三是儿童干眼的基础研究尚处于空白状况,高水平的临床课题更是寥寥无几。这些瓶颈难题尚需亟待攻关和解决。       

当前,抓住儿童干眼病因的“牛鼻子”进行医治,才会取得良好疗效。周丹主任的体会是,选取的眼药应对全身损害少,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       周教授建议如下: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家长和老师增强对儿童干眼危害性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眼睛干涩、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二要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室和居室的光线应保持充足,避免过强或者过弱;所处环境应干净整洁,尽量排除灰尘、油烟和花粉对眼睛的干扰。三要合理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时休息,连续看书写字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远眺让眼睛放松。四要避免长时间接触视频终端设备。       

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不偏食,摄取维生素A能预防眼睛干涩不适,也可以避免夜盲及干眼症。从饮食上,周丹主任建议多吃些含有磷脂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牛奶、羊奶、奶油、小米、胡萝卜、青菜、菠菜、大白菜、番茄、决明子、百合、西红柿、红薯、红枣、柑橘等,可用枸杞、菊花泡水喝。还要注意少吃甜食、辣味和海鲜等。       

最后,周丹主任严肃提醒说,对滴眼液的应用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以免产生长期依赖。因为多数眼药水中包含了防腐剂,有损于泪膜功能,反过来又促使干眼症的发生。如果病情需要,可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等滴眼剂来缓解,但每天滴注眼药水尽量不要超过3次,持续使用不宜超过半个月。(受访者供图)

(衣晓峰 李丽云)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