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出现“一刀切”?卫健委:“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没有变

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南半球秋冬季节,全球疫情的总体又出现了反弹回升。提高接种覆盖率形成群体免疫也是应对疫情大流行的重要措施。

新冠疫苗接种出现“一刀切”?卫健委:“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没有变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4-12 07:06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4-12 07: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针对有的部门将疫苗的接种情况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有的单位要求全员接种、有的地方将接种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挂钩等“一刀切”地推进疫苗接种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明确表示:“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没有变,应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一刀切”问题不具有普遍性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显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447.1万剂次。

吴良有强调,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关省份根据当地实际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个别地区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推动过程中,存在简单化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是普遍性的,但是也反映了个别地区组织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精准。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要求各地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和组织水平,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合理设置接种单位,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配送,通过精确预约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对人员有效分流,防止人员聚集。”吴良有说,各地将继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增强群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在工作中将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力争实现“应接尽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切为了接种有效

“虽然没有接种疫苗之后饮酒会影响疫苗效果的确切研究,但是过量饮酒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所以为保证接种疫苗有效,也保证疫苗接种风险的降低,打疫苗后别饮酒。”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包括接种疫苗的5个禁忌情形,也是为了接种有效、风险降低。

5种禁忌中,过敏之外的其他情况都是暂时的。得了急性疾病不接种,痊愈之后就可以接种;慢性病发作期不接种,得到控制后可以接种;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不接种,不服用之后就可以接种……所以禁忌中的大多数是暂时状态。包括鼻炎、咽炎等常见病患者,绝大多数也都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新冠病毒疫苗是一个灭活疫苗,HPV疫苗是蛋白亚单位组成的病毒样颗粒疫苗,从理论上来说它俩之间的效果不存在影响。”王华庆解释,之所以提出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HPV疫苗,还有其他疫苗同时进行接种,主要是为了识别不良反应(分不清究竟是哪种疫苗造成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对不同疫苗做出上市后评价。

智利疫情没“刹车”恰恰说明要扩大接种覆盖率

智利疫情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份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每日报告数从2000人左右达到8000人左右,为此从今年2月份开始,智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到4月初疫苗接种一针次人数占总人口的25%,但每日报告病例数仍在上升。

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却未能让疫情“刹车”,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南半球秋冬季节,全球疫情的总体又出现了反弹回升。但25%的人口比例还达不到控制疫情所需要的疫苗接种率,对于新冠而言,需要达到人群的70%—80%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保护效果,否则当有传染源传入时还会发生流行。

吴尊友表示,新近发生的瑞丽疫情有两点启示:一是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水平流行阶段,每日报告病例数还是维持在30万—50万的高水平。境外输入的压力没有减轻。二是虽然我国经历了严冬和春节人员流动的大考,但是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一点也不能放松,不要以为春暖花开了,疫情就过去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的常态化措施仍要坚持。

此外,提高接种覆盖率形成群体免疫也是应对疫情大流行的重要措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作为接种的主体,也是社会活动相对频繁的群体,接种疫苗既是对自身健康的有效防护,也为家里的老人和儿童建立起了有效的保护屏障。

“因此各国都希望赶在秋冬季下一个流行高峰来到之前(通过达到足够高的覆盖率)实现群体免疫。”吴尊友说。

(张佳星)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