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2021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仍将按计划于3月22日至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届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举行的世锦赛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资格赛,直接决定着北京冬奥会的参赛席位分配。
集竞技与艺术于一身的花样滑冰是备受关注的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在赛场上翩翩起舞,不时上演冰上旋转。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穿上冰鞋,能在冰面上不摔倒就已十分不易,专业运动员还要做各种高难度动作,那么他们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为何他们多次旋转却不会产生晕眩?普通人能做到吗?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前庭习服训练让人适应天旋地转
“人体维持平衡有三大法宝:本体感觉系统、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龚树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本体感觉系统是指肌肉、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
也许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天黑走夜路时总感觉走不稳,单腿站立闭上眼睛时会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晃。可若换成白天或者睁开眼睛则会感觉更稳一点,这其实就是视觉系统在帮助人体维持平衡。
前庭系统位于人体内耳,由耳蜗外的3个半规管和球囊以及椭圆囊组成,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在人体维持平衡的三大系统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前庭系统的3个半规管中充满了液体,其会随着点头、摇头、转头等动作而晃动,从而感知运动信息,进而纠正身体的失衡状态。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普通人在急速转圈时,会有眩晕感。人在旋转时半规管中的液体也会随之晃动,人停下后这些液体出于惯性仍未停止晃动,这就给了大脑一个错误信号:身体还处在运动状态中。大脑误以为真,为了防止摔倒,促使身体向一边倾斜、甚至东倒西歪。旋转使前庭受到了刺激,从而让人感到眩晕、恶心。
“至于花样滑冰运动员为何转不晕,这与前庭习服有关,在大量科学规范性训练的基础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已习惯处于旋转的状态,使原本受旋转刺激产生的反应不断减轻,甚至消失。”龚树生说。
记者查阅相关公开资料发现,针对花样滑冰运动员前庭器官训练的方式有很多,既有不受限于场地、器械的训练方式,也有需要器械辅助的训练方式。例如,陆地空转训练只需在训练场地划一条线,运动员保持双手侧平举姿势,在不偏离线痕的情况下进行平转,并反复练习。也有运动员借助类似转椅的器械,站在上面受训。
同样需要前庭习服训练的,还有飞行员、航天员等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他们的训练器械包括旋转椅、秋千等。
个体间前庭习服能力差异很大
相信每一位滑冰爱好者看到专业运动员在冰面上飞舞旋转的场景,都会心生羡慕,那么普通人能否做到这一点呢?
“几乎每个人都具有前庭习服的能力,但是必须经过大量科学的训练,习服能力才会越来越好。”龚树生表示。
一项曾发表于《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旋转练习可提升个体的前庭习服能力,增强前庭功能的稳定性。研究人员对4000余名学生的前庭习服能力进行检测,检测前将之分为体训组和未体训组。其中,体训组在3年间会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打地转、坐转椅等;未体训组不进行相关训练。结果显示,体训组学生测试未通过率为2.4%,未体训组学生测试未通过率为4.2%,体训组学生前庭功能的稳定性明显好于未体训组学生。
研究还显示,前庭习服能力具有时效性,前庭习服产生后可存在数周至数月,如果之后继续训练、不断刺激,可使之保持很久。
“虽然人人都有前庭习服的能力,但是个体差异很大。”龚树生坦言,“有些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有些人则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还有些人即便后天再努力,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比赛的要求。这也是优秀的专业运动员、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是万里挑一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些人本身保持平衡的能力低下,不适合滑冰等高难度运动,甚至在驾驶、高空作业等场景中也饱受折磨。
龚树生指出,这些人群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患者,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包括平衡力在内的身体各方面机能也会逐渐下降,所以老年人也不适合做这类高难度动作。此外,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等的人,也不建议进行具有高难动作的运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那些冰场上翩然舞动的运动员,他们赢得了无数掌声,但那是夜以继日训练的结果。作为滑冰爱好者,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还需根据自己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于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