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文旅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实施南湖生态修复到打造培仁历史文化街区,从唐山交大文化园到唐山花海……唐山市以建设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河北唐山:文旅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12-09 18: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从实施南湖生态修复到打造培仁历史文化街区,从唐山交大文化园到唐山花海……唐山市以建设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近年来,唐山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实施“双轮驱动”,全力推进交通+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建设,形成了历史文化游、工业文明游、红色经典游、滨海休闲游等相互衔接的旅游产业格局,伴随“一港双城”空间布局的深入实施,为唐山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文”赋魂,提升文旅融合魅力值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让唐山具有出众的“颜值”,那么,文化更是其内在的“才华”。

在中国铁路源头、启新1889水泥工业博物馆等遗迹间游走,你可以感受到唐山百年工业的历史印记。因煤而起、因钢而兴的唐山,曾以重工业为立市之本,这给唐山带来了快速发展的辉煌,也留下了很多转型发展的难题。乐观的唐山人努力将文旅资源劣势转变为创新发展优势,依托自身丰富的工业遗迹文化元素,将工业旅游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倾力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城市”。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工业+旅游”新模式,给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唐山已建立起重点项目引领、多点成簇的工业旅游产品格局,其中涉及煤炭、陶瓷、机车制造多个工业领域,诠释出唐山丰厚的工业文明。

南湖景区所在地曾是采煤区塌陷形成的“工业疮疤”。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南湖景区已变身为“冀东明珠”,成为集休闲、观光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乐园。

在唐山,对“工业疮疤”的修复还在继续。总投资22.95亿元的唐山花海项目,利用东湖区域11.02平方公里的采煤塌陷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唐山特色,建设集花卉种植、观赏、交易为一体,融休闲、体验、观光、运动于一处的旅游目的地,是唐山的“城市后花园”。唐山花海项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进行产业转型与对接,目前已与恒大集团、红星美凯龙、骑猪传媒、鑫马游乐园等实力企业对接,成为了唐山乃至河北变废为宝、生态复垦、休闲观光的现代“旅游+”模式发展的新引擎。以“英雄城市 花舞唐山”为主题的2021年第五届河北省园博会未来将在花海项目举行,届时,会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现一座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旅游胜地。

继唐山花海后,唐山又打造了国内首个沉浸式历史文化网红主题街区——培仁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由6栋新建建筑和一栋改造建筑组成。整个街区划分为文化知识体验区、明星主力餐饮区、网红娱乐美食区、休闲游乐打卡区、乐享生活文创区、直播带货体验区六大功能区。以街区空间承载历史文化记忆,将中西融合的社交生活作为亮点,打造建筑仿古、文化怀旧、业态时尚的城市历史文化生活街区。对于铭记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唐山还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清东陵;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迁安山叶口村、迁安白羊峪村、曹妃甸十里海河豚小镇;有享有“京东第一寺”美誉的“玉田净觉寺”;还有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宗教名山——迁西景忠山;有融合湿地旅游、游憩娱乐、湿地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教育公园——曹妃甸湿地;有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一流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唐山国际旅游岛......

唐山是一座文化历史优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形式多样的城市,被誉为“冀东文艺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就根植于此,此外还有地秧歌、跑旱船、高跷、花吹等三十多种艺术表演形式;既有泥塑、剪纸、绘画等民间工艺,也有花会、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资源是可持续的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唐山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底蕴所在,这一篇篇因地制宜的“文化+”文章,让唐山实现了内外兼修。

为“旅”铺路,串起文旅融合快车道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不畅,物流难上。唐山文旅产业的发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功不可没。

近年来,唐山市本着“全面优化设施、擦亮品牌,提效益、优服务”的文旅产业提升发展思路,着力优化公共设施,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文旅产业品质,创文旅融合品牌,竭力实现配套发展。

据悉,近两年,唐山改扩建旅游厕所200多座,建设旅游集散中心3座,房车露营地5座,新、改扩建旅游风景道30多公里,新设、更换旅游交通标识牌132块,开通旅游交通专线4条,完成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功能拓展建设。

以“网”为媒,搭建文旅融合新平台

住精品民宿、赏乡村风光,体验研学之旅、感受桃园风情……近年来,唐山线上旅游服务异军突起,全市所有A级景区都在各大OTA平台开通了服务业务,提供微信购票、扫码入园等人性化服务,4A级景区基本实现WiFi全覆盖。

另外,唐山选择“线上推介会”新模式,以市文化旅游推介为主题,结合线上B2B服务平台优势,通过线上推介、线上洽谈、线上展示、媒体宣传推广等不同形式,利用新技术、新形式宣传唐山文化旅游资源。

围绕唐山特色旅游,一些平台也在着力挖掘并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酒店民宿、主题线路、热门活动、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等。与此同时,巧搭互联网发展快车,以直播敞开一扇美丽的窗户,“深闺”中的唐山走上了更宽广的“舞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特色产业与交通发展融合,让唐山走出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这是生态唐山的蝶变之路,也是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一个生动注解。唐山坚持项目优先,盘活文旅资源,做强产业支撑,不仅让唐山“亮”起来、“活”起来,更“燃”起来、“热”起来。可以肯定的是,因地制宜地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必能让唐山大步走向“富美”,走向更美好的新未来!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