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公布助农成绩单:三年助销农产品5400亿元,稳居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

阿里公布助农成绩单:三年助销农产品5400亿元,稳居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17 18: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农民丰收节前夕,阿里巴巴公布了兴农脱贫业务上线三年来的助农成绩单。

9月17日,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过去三年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5400亿元。

这一数据远超同行。阿里多年来一直稳居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此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8年天猫、淘宝占全国县域农产品市场份额约75%,是中国农产品上行主渠道。阿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阿里平台农产品交易额为2000亿元。

据阿里发布的数据,过去三年里,在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前十名单中,浙江遥遥领先,位于第二到第十的是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四川、云南、北京。

“阿里助农的模式是,打造数字乡村和数字农业的新基建,帮助农民实现亩产一千美金。具体到丰收节,我们希望用数字技术打造永不落幕的丰收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说。

(2018年,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加入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跟阿里共创亩产一千美金研究院。)

过去三年来,阿里持续加大对乡村的投入。

2017年8月,阿里上线兴农扶贫频道,让贫困县政府通过电商,入驻阿里平台销售当地农特产品。2017年12月,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脱贫成为战略性业务,从电商脱贫、女性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生态脱贫五个方向,以互联网技术赋能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前不久阿里脱贫基金半年报显示,过去两年半,阿里巴巴互联网脱贫模式已覆盖近1000万贫困地区人口,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农民工入淘、当主播成了致富新模式。

实现由农业大国向数字农业大国的转变,迫切需要数字农业新基建。2019年,阿里在集团层面设立大农业办公室,统筹由淘宝、天猫等20多个业务构成的数字助农网络,从技术、金融、物流、销售等方面打造数字农业的新基础设施。

此外,蚂蚁集团也在助农。通过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网商银行已经累计服务了1558万涉农用户,累计放款金额约1.5万亿元。

经过多年探索,阿里形成了“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互联网+脱贫”模式。2019年,阿里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是入选的唯一互联网科技公司。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