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7月,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曾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期间对100余家媒体记者这样说:贵州省重视赤水河保护,政府、企业和公众共生合力,为建设良好的赤水河生态环境产生推动作用。
在中国,名川大河自不少见,绵长者有之、秀美者有之。长江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赤水河,古称大涉水、安乐水,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经茅台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全长523公里。两岸陡峭、滩险流急。因流经朱砂红土地域,每年农历4至9月河水为红褐色,宛似赤色长龙,故称赤水河。
但这条赤水河却独以“美酒河”的身份著称,蜚声中外。原来,这赤水河两岸,竟集中了中国90%以上的酱酒产能和品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的酱酒黄金河谷。
其中,闻名世界的中国国酒茅台酒就出于赤水河畔茅台镇。只有在茅台镇,才能酿出茅台酒一样的美酒。当地政府还专门立项指示在遵义进行异地茅台酒生产实验,用同样原料、工艺、工人,结果没有酿出“茅台酒”。因而得出科学论断:离开茅台就酿不出茅台酒。
这主要还是因为赤水河的先天酿酒条件:茅台镇特殊的紫色沙页岩地质地貌结构、形成了有利于酿酒的优良水质。 这种土壤中砾石和沙质土含量高,渗水性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成纯净、清冽、香甜可口的清泉水,最终汇入了茅台酒酿造所依托的赤水河。而赤水河滋养的河谷两岸,则是酿造顶尖酱酒的红缨子糯高粱生长的宝地。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护佑着红缨子糯高粱的生长,也芬芳了赤水河的酱香。
赤水河不光有闻名世界的酱香白酒,还有红色的历史背景,那就是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1935年遵义会议后,3月16日,红军在茅台及其附近地区西渡赤水(三渡赤水)军委纵队警卫营机枪连在茅台附近蜿蜒的山路上继续前进时,正遇三架敌机在上空盘旋,当场打落一架,其余两架逃窜。晚上当地的王茅家族先贤拿出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王茅酒为红军品尝,消毒解乏,获得战士们的赞赏。
据悉,王茅家族是茅台镇三大家族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879年,当时创办“荣太和烧坊”,1952年,与“华茅家族”、“赖茅家族”合并成为贵州茅台国营酒厂,发展至今为贵州王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品牌——王茅酒业,其酿造酒庄位于茅台镇7.5平方公里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之内,1999年,第四代嫡系传承人王钦刚扩建酒庄占地137亩,现有年份酒存酒20000余吨,也是赤水河流域有历史以及竞争力的家族品牌。
如今作为全球优质白酒产区之一,赤水河沿岸地区多家酒企,酱香酒企业千余家,为中国白酒产业贡献了数千亿产值。从这里走出去了一代伟人和许多的革命家、外交家、理论家、教育家和文艺家,赤水河也因此更为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