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多购: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 掘金到店服务市场

嗨多购: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 掘金到店服务市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13 12: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内外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在此情景下,不少地方通过消费券等手段来刺激线下消费,而商家则是依托互联网数字化实现“花式自救”,以期为疲软的经济注入些活力。

以“移动互联网+分享拼购”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嗨多购,是一家打造商家入驻+引流+广告“零成本”的本地品质化、口碑化的到店服务平台。为应对疫情冲击,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赋能实体商家智慧转型,助力区域消费品质升级。

“移动互联网+分享拼购”双轮驱动到店服务

疫情期间,受交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闭门不出,宅在家里成为常态。由此情形下,宅经济、直播带货等形式如火如荼,为消费市场带去不一样的发展情景模式。

反观线下,在此背景下,除了商超、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线下实体店“送货到家”等业务外,不少其他线下商家也抓住机会实现运营模式的迭代升级。

其中,嗨多购依托海量“养老+消费”刚需人群优势流量入口,提出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嗨多购致力打造“一个没有佣金的到店服务平台”开放接入线下商家,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共赢区域到店消费市场。

据悉,嗨多购和伴聚品牌都隶属于卓越质胜(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卓越创立于2004年,专业致力于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和研究。2012年,卓越提出“消费养老”新模式,创立了“伴聚”品牌。其中,2019年8月至今品牌已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500余个区县,开放接入数十万商家,数百万用户正以指数级增长。同时,京东、拼多多、淘宝、苏宁、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已入驻,打通线上、线下赋能商家新零售让全民消费得养老金。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实现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伴聚依托海量养老刚需人群,推出“移动互联网+分享拼购”创新模式,创立了“嗨多购”品牌。通过开放接入本地优势商业资源,致力打造商家入驻+引流+广告“零成本”的本地品质化、口碑化的到店服务平台。

互联网底层技术服务起家的嗨多购,提出“移动互联网+拼购”创新新模式,研发了“嗨多购”线上商城及小程序。并借鉴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嗨多购”开放实体商家接人线上,并强强联合消费养老领域领军品牌伴聚,依托海量的养老刚需用户,为商家自建客户粉丝体系社群营销,平台“五大优势”助力商家伙伴共赢消费市场。

一是模式创新优势。“移动互联网+消费养老”结合“抢购型团购”新模式,消化商家淡季库存,做增量,拉动新市场,最终帮商家产生转化和营收。二是全国流量优势。粉丝、达人合作平台,全国200家站点联动,可最大化快速打造影响力爆品,曝光商家品牌和知名度。三是聚合宣传优势。深耕本地,精准本地区域性微信公众自媒体平台、官媒平台、网红达人等,本地宝妈等家庭用户为主,极大增强宣传曝光。四是品牌产品优势。合作性价比高,产品品质更高的商家,酒店、大型乐园、景点门票、知名品牌社会餐饮品牌。五是多维服务优势。消费者至上、达人至上、商家至上,商家省时省力,只需要对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其他无须操心。

构筑新型“人货场”的消费强连接

据了解,嗨多购携手全国200个城市500个区县,全面覆盖的服务商体系,并承诺本地商家开放接入线上,急商家之所急,数字化赋能商家新零售,持续减低线下商家运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回馈消费者收益共赢。目前,该平台已在北京、重庆、昆明、苏州等全国8个省区落地。

针对商家没渠道、没流量等问题,嗨多购有它的破局之道,即依托数字平台可以无限拓展人群,打破场地限制;通过分享拼购的粉丝经济增强客户黏性,提升消费层级;共享共赢社群营销优势,盘活存量资源;消费养老兼具社会效益,响应国家号召。

简单而言,嗨多购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私域流量运营为商家带来消费订单,同时帮助商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传统线下商家长期承受着租金成本、人员成本、客流成本的三重压力。对此,嗨多购打破传统互联网平台的高额佣金模式,不向商家收取佣金,并提供“HI客”社群营销体系,助力商家获客。

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如何实现与平台商家的共生、共赢?

嗨多购方面称,嗨多购盈利主要是基于搭建媒体矩阵所能产生的线上广告收益,为品牌商家提供的定制化服务,以及帮助商家产生订单后的提成收益。另外,嗨多购是以拼购的模式挖掘区域到店消费市场,虽然行业中已有美团、口碑等巨头企业盘踞,但仍然有可以拓展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互联网巨头间的线上流量之争,嗨多购则聚焦于区域本地化业务,而且线下的服务成分占到了60%-70%,线上线下的结合更为紧密,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空间。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