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寒冬正以凛冽之势向川西逼近,冰雪世界海螺沟再次换上银装素裹。低温肆虐,不过,景区内部却很“燃”:
20日,2019“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旅游季、2019四川冰雪和温泉旅游节在该景区拉开大幕。数以万计的人们将从天南海北赶来,群山中的海螺沟“热雪沸腾”。
夜幕下的海螺沟冰川 供图 海螺沟景区
岂止这几天,最近几年,海螺沟一直很“燃”:年游客接待人次从2014年的90多万一路激增到230万,年均增长36%;旅游综合收入从5.4亿元增长至22.53亿元,年均增长近80%以上。
背后的逻辑是,海螺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量的扩张,而且有质的飞跃,其中质的增长大于量的扩张。
不只是旅游业的发展很“燃”,老百姓的生活更“燃”:近年来,当地居民人均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发展的成果正在不断被百姓共享。
问题是,海螺沟为什么能燃?
海螺沟温泉 供图 海螺沟景区
定位惟准:成都后花园 康养加休闲
打造高质量世界旅游目的地,甘孜文旅摆出了“三环一带两湿地”的世纪布局,海螺沟在这一布局中是“三环”中的“环贡嘎旅游圈”的龙头。而在当前,甘孜州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这一奋斗目标下,拥有绝美冰川雪山和顶级沸腾温泉的海螺沟正在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为了给海螺沟的申创大战添薪加火,2019“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旅游季、2019四川冰雪和温泉旅游节启动仪式选址于该景区。同时,借助于雅康高速新近开通和格萨尔机场的历史性通航,甘孜州将于近期展开前所未有的冬春季游品牌推广和营销攻势,力求实现“多元”和“全时”的全域市场格局。
稻城花海 供图 甘孜州委宣传部
季节的延伸只是甘孜州全域旅游战略的一个缩影。在龙头景区以点带线带面的同时,甘孜州又于去年开始围绕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启动康东片区乡村旅游振兴大旗,泸定、丹巴、康定成为了这一棋局的主角。海螺沟既充当了龙头景区支撑片区核心旅游的重任,又担负了龙头景区带动乡村振兴的双面使命。
“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这是甘孜州委、州政府对康东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当然也是对海螺沟新角色的新定位。
如何理解这个定位?
成都后花园,是市场定位。
海螺沟瞄准的是成都这个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最具活力、实力的旅游大市场,只要稳稳地抓住这个大市场,海螺沟的旅游业的发展就有了底气和定盘星。
海螺沟冰雪景观 供图 海螺沟景区
成都是哪里?成都不是狭义成都市,而是以成都为核心,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
这里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资阳、遂宁等8个市,人口近4千万,GDP两万多亿元,超四川总量的一半。
甚至包括成渝经济区,这个中国经济的“第四极”,目前,正在成为国内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的第四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康养加休闲,是产品定位。
康养和休闲,是当今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两大领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加突出。
丹巴姑娘 摄影 何刚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2.5亿,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亿,占总人口的11.9%。
2.5亿老年人口,这个是什么概念?比巴西的人口总数还高4000万,约等于俄罗斯+菲律宾的人口总和,是英国总人口的3.77倍,是10个澳大利亚人口总和。
夕阳人口,催生的是康养这个朝阳产业。
迎着朝阳出发,海螺沟早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历史机遇,响亮地提出这个口号。
康定木格措冬日风光 供图 木格措景区
路径惟新:打破传统 力推四新
前不久,来自浙江的江先生在海螺沟,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没有能如愿登上雪山,进入冰川,但他却没有遗憾。
因为景区提供的一款三维实景模型,让难以登极的雪山美景直观呈现在他眼前,甚至用肉眼无法观测的冰川运动也活灵活现地出现。
这款三维实景模型是景区和西南交大团队利用InSAR技术(即合成孔径雷达),协作创新的一款新产品。
三维实景模型只是海螺沟若干创新产品中的一个。几年来,海螺沟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创新的力量。
游客畅游海螺沟景区 供图 海螺沟景区
——借助新技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全新的手段,去改造升级游客服务中心、导游体系等等,让整个景区的服务有了大幅度提升。
——打造新产品。中科院团队打造的大马士革玫瑰园,在雪山下怒放,让游客流连忘返,终身难忘;企业团队用冰川融水培育的黑木耳成功走向高端市场。
——探索新方式。举行环贡嘎山百公里超级越野、山地骑行挑战、户外徒步探险、极限挑战等10余个体育赛事,以赛促游;四川依托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精心打造生态旅游产品,推进办温泉节、品温泉宴、享温泉浴、赏温泉乐等功能互补、形式各异的温泉项目建设。
——创立新机制。建立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探索1+4+N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人才78名;
海螺沟磨西古镇夜色 供图 海螺沟景区
取向惟民:民宿为先 兴旅富村
“去若丁山吧!”最近两年,在成都等大城市年轻人中,若丁山成为被反复提及的一个热词。
若丁山在哪?它不是一座山,它是处风景,一个民宿,来自海螺沟所在磨西镇柏秧坪村。在这里看满天星斗,雪山冰川,是很多年轻人当前的一大梦想。
若丁山的脱颖而出,背后是整个海螺沟乡村旅游的整体崛起,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磨西镇最近几年,坚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采取旅游牵线、资源搭台,引资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雅江县康巴汉子 摄影 何刚
就在前不久,云上磨西森林度假酒店有限公司与柏秧坪村委会签订协议,在宝灵山集体林共同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前者提供资金、管理,后者提供土地、员工等,收益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成,除留存部分作为集体公共资金,剩余部分将分配给村民。
从国有景区到民宿,若丁山背后,海螺沟景区类似的民宿已经发展出上百家,床位达到逾千张。
这些民宿的崛起,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景区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最终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动力。
今冬明春,甘孜州还将首次以民宿为主角开展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着力发展龙头景区的同时,以民为本狠抓乡村旅游,既夯实了脱贫攻坚的成效,又支撑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更为全域旅游实现梯次布局和立体发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
海螺沟美食-烤鸡 供图 海螺沟景区
融合惟巧:点线连片 动静结合
海螺沟是什么颜色?
如果有人这么问,或许大部分人回答:白色。
这是因为,海螺沟以冰川闻名,洁白的冰川,是很多人对海螺沟最深刻的印象。
现实中的海螺沟是彩色的。既有洁白的冰川,也有青山绿水,还有看不见的红色。
80多年前,红军长征曾经过海螺沟所在的磨西镇,并在这里召开了“磨西会议”。这次会议为红军“飞夺泸定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同时为当地人民留下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螺沟万年冰川近景 供图 海螺沟景区
如何把精神财富变为物质财富,把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
海螺沟的回答是,用巧劲。
如何用巧劲?
不是简单地做一个静止的“点”,比如建一个博物馆,而是变“点”为“线”,通过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推出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先后有近30万名游客接受红色洗礼,组织3000余名体验者重走长征路、700余名青少年参加红色夏令营体验,省委党校200多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在海螺沟开班,成功创建成为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海螺沟民宿 供图 海螺沟景区
红色与绿色牵手,让海螺沟在白色的传统色之上,多了一抹斑斓,也成为当地推进文旅融合的一个典范
不只点线连片,也有动静结合。
海螺沟地处川西,民族文化灿烂,但在这之前,这些文化大部分是静止的,沉寂的。
变静为动,当地通过深挖当地民族文化产品,编排《云上贡嘎》藏彝民族演艺节目,举办“民族团结”摔跤比赛、篝火晚会、乡村歌舞大赛等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民族文化动起来。
此外,当地还立足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针对青少年打造的“海螺沟·若丁山”变形记成为新品牌,进而为海螺沟注入强大动力。(张黎萍)
(张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