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缩短沈阳片区与世界的距离

11月初,一批来自韩国首尔的国际快件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在到达机场的20分钟后,它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辽宁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内的沈阳远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专场推介会上,沈阳片区向展会客商现场展示了其发展优势和形象。

进博会缩短沈阳片区与世界的距离

来源:中国网 2019-11-18 15: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初,一批来自韩国首尔的国际快件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在到达机场的20分钟后,它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辽宁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内的沈阳远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那里的沈阳海关关员现场受理申报,经智能分拣线流转查验合格后,立即通关放行。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

这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发出的首单国际快件。而这个涵盖了空运、海运两种渠道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是东北规模最大、业务最全、产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国际快件监管场所。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国际快件主要是老百姓购买的进口商品。该监管中心的开通运营结束了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许多国际快件进出口报关、缴税等业务要在长三角等地区进行的历史,成为拓展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就在首单国际快件发出后的几天,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与中国供销海外购、上海华辰隆德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沈阳建设跨境电商国际商品体验展示中心。老百姓和进口商品的距离再次缩短。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缩短的还有沈阳片区和世界的距离。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专场推介会上,沈阳片区向展会客商现场展示了其发展优势和形象。

“沈阳片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开放、最活跃的发展区域之一。”沈阳片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兰吉表示,两年来,沈阳片区全面对标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实现新增企业1.7万户,注册资本1800亿元,吸引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338户。

据了解,面积29.97平方公里的沈阳片区,域内有沈阳市行政中心、桃仙国际空港和高铁枢纽站,规划了装备制造、金融商务、高新高端、会展商贸和现代物流等5个产业集聚区以及空港服务、保税服务2个配套服务功能区,是中国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承载着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的重任。

沈阳是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工业城市,由于拥有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机械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雄厚,北方重工、沈阳机床、沈鼓集团、华晨汽车、东软集团等“沈阳制造”蜚声国内外。

正是基于此,先进制造业成为了沈阳片区最闪亮的品牌。据刘兰吉介绍,沈阳片区出台了促进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的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提升科技含量,众多高端制造产品纷纷登上国际舞台。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以科技惊艳了世界,其中与轮滑少年共舞的24位机器人便是片区内新松公司的杰作。中国商飞C919、空客A220等大型客机的机身、尾翼等多个重要部分均来自沈飞民机和沈飞国际两家公司。

“金融服务是最蓬勃的领域。”刘兰吉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出台关于支持辽宁自贸试验区金融建设的36条意见,并共同规划了“金融岛”,出台了促进金融服务业、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引领金融业态加快集聚。相关金融机构率先在沈阳片区试验试点了30余项金融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投资提供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两年来,新增金融和类金融企业500家,注册资本432.32亿元,其中融资租赁企业261家。

在全国率先推出“进口关税履约保证保险”、电子化出入境人员服务单一窗口等便利化举措,为企业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出入境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不仅如此,沈阳片区内还有一支专业化的公益代办团队,为企业投资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在刘兰吉看来,这些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都是沈阳片区最有力的开放。

“当然,只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才是最繁荣的见证。”刘兰吉介绍说,在此前举行的中国(沈阳)跨境电商发展论坛暨沈阳片区、高新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总投资400亿元的84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有航天科工模拟仿真、辽宁滴滴出行科技公司、BD信息化研发展示中心等项目,涵盖跨境电商、区域总部、平台类、商业地产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与此同时,目前沈阳片区正整合自贸试验区、浑南区和高新区优势招商引资,大力推动中航发燃机、沈阳城市建设集团、日本欧力士等重大项目进驻沈阳片区。这些都将成为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佚名)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