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专家在天津津南区调研农晓时消费扶贫模式

2019年10月17日,在国家第6个扶贫日、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天津市津南区2019年度消费扶贫推动会”顺利举办;该活动由津南区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七代志小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津承维康商贸有限公司承办。

各方专家在天津津南区调研农晓时消费扶贫模式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10-18 16: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19年10月17日,在国家第6个扶贫日、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天津市津南区2019年度消费扶贫推动会”顺利举办;该活动由津南区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七代志小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津承维康商贸有限公司承办。津南区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景、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毅、新华社主任编辑王颖、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生态扶贫电商平台及农晓时消费扶贫平台负责人吴福顺,以及津南区对口帮扶县域政府机构代表、贫困户代表、消费扶贫机构代表出席活动。

津南区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景为活动致辞,袁书记强调,要将爱心行为与经济行为有机结合,实现从“帮扶输血”向“市场造血”的实质性转变。津南区也将继续助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从乡村振兴的高度,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位,消费扶贫就是关注产业发展,扶贫需要政企民结合,注重效益,解决乡村贫困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毅,强调消费者已从“我饿了”的生理需求转变成“我害怕”的对食品安全的高质量要求,要把品质做好做扎实。

承德市驻津办主任陆羽军,现场感谢天津政府和人民对承德的帮扶,呼吁津承一起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级贫困县隆化县的陈淑华,介绍了隆化县晨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2015年晨晓销售额为5万元,农晓时以市场化的方式,帮助其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驱动业务发展,仅2019年前9个月,通过津南区的帮扶,销量已经突破100万。而消费者代表,天津市眼科医院工会主席邵秀芳也现场对产品给予肯定,表示员工满意的同时,又支持消费扶贫工作,两全其美。

为发挥志愿者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七代志·农晓时发起“家乡合伙人”计划也正式启动。博能基金会秘书长刘静介绍,“家乡合伙人”以农晓时“在县中台”为载体,面向全国招募懂乡村发展、了解农业生产的专业志愿者,为贫困县商户、在地农户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合伙人”。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津承维康消费扶贫仓库;吴福顺对“在县中台”模式做了细致介绍,“在县中台”以“产地仓”和“社区仓”作为生产和消费端的抓手,以ERP系统为枢纽连接,产地仓包含数据选品、产品检测、包装审核设计及储运提升四大模块。社区仓重点攻克农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仓中可以快速检测农兽药残留,还开辟了移动冷库,依托气凝胶等新材料,实现A1级防火,节电30%,保证生鲜产品的高效上行。

吴福顺也介绍了目前津承维康服务津南区对口扶贫的河北隆化、甘肃秦安、甘肃灵台的情况,3县已整县入驻,上线超过500款产品,覆盖当地主要作物,包括隆化牛肉、秦安花椒、灵台苹果等特色产品。所有入驻企业均带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带动当地贫困人数达5391人。同时,“在县中台”已进驻132个国家级贫困县,将提供更丰富、更具性价比的优质农产品。

吴福顺表示,不断强化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长效机制,更符合贫困户、合作社和当地政府谋求长远发展的意愿,也更有利于农户脱贫致富、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