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学刺绣,她在抖音绣出苗族“豪华嫁衣”,网友:堪比皇后出嫁

一朵娇艳的鲜花盛开在丛丛绿叶间,视线沿着绿叶延伸,几个或粉或紫的花骨朵在枝头含苞欲放。“我从6岁起跟母亲学习刺绣,18岁时已经开始给自己绣制嫁衣了”,杨阿妮说,苗族姑娘从5、6岁起就跟着母亲、嫂嫂等家中长辈开始学习苗绣。

6岁学刺绣,她在抖音绣出苗族“豪华嫁衣”,网友:堪比皇后出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9-23 1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朵娇艳的鲜花盛开在丛丛绿叶间,视线沿着绿叶延伸,几个或粉或紫的花骨朵在枝头含苞欲放。这幅栩栩如生的“月季花绣图”正是出自非遗苗绣传承人杨阿妮之手(抖音号:2016454674)。

1-6岁学刺绣,她在抖音绣出苗族“豪华嫁衣”,网友:堪比皇后出嫁133.png

这样一幅看似简单的苗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蕴藏着复杂繁琐的刺绣步骤。在刺绣前,刺绣者需要先进行画样与粘花。在这个环节上,如果刺绣者手艺熟练,可以用毛笔蘸颜料直接画;而如果手艺不够熟练,就需要把绣的布料先铺好,然后在绘画的部位放上复写纸,在复写纸上摆图案复写。

在画样完成后,刺绣者要在绣布上留出刺绣的位置,上好固定用的棚架。接着根据画样来选择搭配不同颜色的配线,最后在经过一系列耗时的刺绣过程和最终的缝合步骤后,一幅苗绣才算真正完成。

“我从6岁起跟母亲学习刺绣,18岁时已经开始给自己绣制嫁衣了”,杨阿妮说,苗族姑娘从5、6岁起就跟着母亲、嫂嫂等家中长辈开始学习苗绣。如今杨阿妮已经43岁,相比几十年前她的刺绣技艺精进了不少,绣制出的嫁衣花样和外观款式也更加美丽大方。

在一条短视频中,杨阿妮向抖音上的网友现场展示了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苗族嫁衣模样。嫁衣在外观上凸显出浓郁的苗族文化风情,整体以象征喜庆的大红色和代表庄严肃穆的黑色为主色调,间或点缀着浅蓝、淡绿、艳紫等辅助色调。在展示架上,嫁衣的裙摆一条条向四周铺散开去,龙凤、蝴蝶、比翼鸟等寓意吉祥的形象跃然其上。

这件纯手工打造的嫁衣让网友们赞不绝口:“这衣服太漂亮了”、“皇后穿的嫁衣也不过如此了吧”、“苗族服饰,件件精品”。

苗绣不仅是苗族民间代代传承的刺绣技艺,也代表着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刺绣图案的造型上,苗绣大量取材于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蕴意神秘;在色调方面,苗绣通常不按照真实物体的颜色配色,而是依据苗族审美要求,大胆运用强烈的夸张色彩,营造出一种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2006年,苗绣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夸张变形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变的刺绣针法,再加上鲜艳明丽的色调,苗绣凭借着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成为了非遗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也给这片园地增添了新的风采。

在抖音上,除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苗绣外,还活跃着名列“中国四大名绣”榜单的苏州刺绣和四川蜀绣。这些在现实中声名不显的非遗传统技艺经过抖音的传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据了解,目前抖音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截至今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了88%。这1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抖音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