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起床,先到屋内雷锋画像前凝神注目几分钟,然后再开始干其他的事情。这是周口市太康县杨庙乡北街村的韩新堂已坚持30年雷打不动的工作。
数十年来,他以雷锋为榜样,帮扶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为村民义务调解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和婆媳纠纷等200多起。如今,“有难事,找老韩”成了北街村及附近周边村民的口头禅。
“雷锋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像他一样一辈子做好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9月11日上午,提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韩新堂如是说。
调解:30年为村民调解婚姻纠纷100多起
今年65岁的韩新堂是太康县杨庙乡北街村村民,目前在街头经营着一家干菜店。由于人缘好,商品货真价实,生意一直很红火。
韩新堂出生在一户农民家庭,父母纯朴、正直,经常教育他做人处世一定与人为善、清白做人,受父母的长期熏陶教育,韩新堂逐渐养成了善良、正直的秉性。
由于韩新堂爱帮助人,北街及附近周边村庄的村民,多年来,村民之间、婆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发生的误会和摩擦,首先想到的总是老韩,都要找他“说道说道”。
不过,对于村民求助,韩新堂也总是乐此不彼,凡有人找他帮忙调解,他都会热情接待,以情、用法,以理服人,村民都说:“老韩热心肠,是村里的‘活雷锋’。听老韩摆事实、讲道理,心里暖。”
3年前,杨庙乡小王庄村一对20多岁的小夫妻抱着孩子去老韩干菜店里买商品,老韩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二人准备去当地司法所办理离婚手续。老韩和颜悦色地劝住他们,给他们倒上茶水。把他们“拉”开“一对一”开导。经过老韩耐心劝说,夫妻俩最终言归于好。“老韩叔,因为一点小事离婚对我们来说是两败俱伤,划不来,对孩子是更大的伤害,我们听你的话,回去好好过日子!你就像俺的长辈俺的亲人!”俩临走时,夫妻俩紧紧握着老韩的手,泪花闪烁。
其实,老韩像这样调解夫妻纠纷、邻里纠纷和婆媳纠纷的事情,至今,他已坚持做了30多年,帮助双方化解怨气200多起。
“把一个个误入迷途的人当作自己家里的人,细问情况,耐心引导,谁都能消解他们的怨气,引导他们转过那一个‘弯儿’。”说起自己帮他人调解纠纷的技巧,老韩笑着说。
帮扶:见弱都扶,见难就帮,他把雷锋当榜样
走进杨庙乡北街老韩的干菜店,一张贴在墙上的雷锋画像格外醒目,成了这间房子亮丽的“景观”。“从念小学起,我就把雷锋当做自己的榜样,决心一辈子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为社会贡献自己光和热。”韩新堂说。
为向雷锋同志学习,多年来,他坚持每天一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雷锋画像前凝神注目,随后再开门营业摆放摊点。
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韩新堂每每看到流浪街头的人,他总是走上前问他们是哪里人,并亲自送他们回家。
失语老人姚化启是杨庙乡姚拐村人,一生未婚,他的家离老韩家几百米,姚化启的一举一动老韩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1990年开始,老韩一次次走到他家,隔三差五地给他送去十元、二十元钱。凡是家里改善生活,老韩也都不忘给他送去一份。姚化启不会用语言表达,见了老韩总是双手合十泪流满面。2017年春天姚化启去世了,老韩成了送葬队伍中不是亲属的“亲人”。
见到穷人就帮助,你到底图的啥?老韩说,自己在苦水中泡大,对不幸的人感同身受,见不得身世凄凉的人。
72岁的陈维建是杨庙乡陈庄村人,3年前患脑梗偏瘫,其儿子自幼患严重气管炎,弱不禁风。老韩听说食用紫茄子,黑木耳有助于脑梗康复期辅助治疗,3年来,老韩一次次从超市买来茄子带上自家店里的黑木耳送到陈维建家里。
去年夏天,正值玉米生长期,一场大风席卷太康北部,陈维建家的11亩玉米全部被刮倒伏,无法用机械收割,病残的一家人正一愁莫展时,老韩开着三轮车来了。倒伏的玉米用人工掰时很是“缠”手,要一稞一稞“扒”出来,工作量非常大,一连6天,老韩“泡在”陈维建的玉米地里,最终把倒伏的玉米全部采收回家。“新堂弟也是60多岁的人了,但他为了帮俺掰玉米,在地里泡了五六天,让人十分心疼。”提起韩新堂对自己的好,陈维建两眼噙满泪水说。
诚信:进货时客商漏收的货款,他总是主动悉数补上
韩新堂做人为人和善,做生意也十分讲诚信,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2018年腊月的一天,老韩去县城农贸市场进货回来后,发现有2箱鸡精任姓客商忘了收费,按道理,老韩不给任姓客商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马上打电话通知了对方,并在2天后,再次到县城进货时,把钱给任姓客商给补上了。
几个月前,平顶山1家调料厂的业务员来店里送货,次日,老韩出摊时发现1件调料业务员忘了计费,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给业务员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并把钱款打给业务员。“老韩做生意讲诚信,给他合作做生意,我们放心。”说起老韩的生意,该平顶山业务员说。
“一辈子短短几十年,眨眼即过,只想凭心做事,让自己问心无愧。”11日上午,老韩说。(王慧星 李军令)
(王慧星 李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