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列克谢,今年38岁,是个地道的俄罗斯人,我和妻子娜斯嘉都在中国建筑(俄罗斯)有限公司工作,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11年9月我从部队服完兵役之后,就进入到中建一局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8年了。我身边的朋友非常羡慕我能够在排名世界500强第21位的企业工作,并且是世界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作为中建人,我从内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而中国建筑在俄罗斯的作品就是其中最华采的篇章。走在莫斯科河克拉斯诺普列涅斯科沿岸大街,人们会看到远处耸立着一座509米的云中建筑,那是俄罗斯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建筑所创造的奇迹,因为它是中国建筑在俄罗斯所建造的欧洲第一高楼,也是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世界第一高楼。一高一矮两座塔楼并肩而立,塔楼之间由一座更高的观光电梯箭塔连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这座莫斯科现代标志性建筑,感受它的雄伟,欣赏俯看莫斯科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在莫斯科,在俄罗斯的其它城市也同样流传着中国建筑的建造奇迹。圣彼得堡市中心,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在涅瓦大街和起义街交汇处,有一座外墙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精雕细琢、体现富丽装饰和强烈色彩的建筑,这座建筑是圣彼得堡市文化、商业和交通领域的最大亮点。外地人所感受到的仅仅是它古朴而典雅的建筑风格,而当地人和业内人士赞叹的却是它改写了圣彼得堡因临海沼泽的特殊地质,300多年以来一直没有超过3米地下室的历史。而中国建筑在涅瓦商业中心改造中,用东方智慧创造了建成地下155米4层地下室的奇迹,给世人带来了惊叹。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而我在中建俄罗斯的同事个个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是中俄友谊的见证,也是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工程。中建一局运用先进的建筑BIM技术与俄罗斯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把“工匠精神”贯穿到工程修复的每一个细节,精准复原了中共六大会址这座180多年的历史古建。而这个BIM团队正是与我朝夕相处的一个年轻、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集体,他们就是工程师安津冬、袁文岑、朱蓉蓉。由于中共六大会址始建于1928年,没有原始图纸,只能通过现场的遗址和留存的照片进行设计复原,并且受当时测量水准的限制,建筑内墙体并非严格找方,存在局部墙体偏移较重,甚至达到20cm。为了拿到第一手精确的建筑数据资料,三位年轻的工程师背着先进的激光测量仪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遗址进行早中晚不同时段的上百次测量,之后他们再相互校对,以确保数据万无一失。他们将各项数据导入BIM软件Revit structure & Extension进行方案模拟、分析、验算、三维建模成果检查,最终将所有建筑施工细节完美展现在设计师、建筑师和工人面前。按照BIM技术修复的六大会址穹顶构件严丝合缝,连根针都插不进去,我们都惊叹地称这三个BIM小组成员为神奇的“魔术师”。
世界级的企业,表面上看是这个企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支撑了它的长久不衰。而中国建筑的“十典九章”、中建一局的“先锋文化”、国际工程公司的“先锋·创业”文化正是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引领企业向前发展的先进文化。我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中感到无比的自豪。不仅是我自己,我身边的俄籍员工都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让娜是中国建筑(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的翻译,她从联邦大厦项目到新华社亚欧分社项目,从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到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对中国建筑一直不离不弃,她说:“我喜爱中国建筑就是因为它独特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着我,这里的品牌建设、这里的书香项目、这里的员工关爱、这里的幸福空间,让我感到中建就像一个家,我不仅在这里学习了汉语,学写了汉字,还学会了中国画”。她还常说:“等女儿芭莉娜长大以后,也要让她到中建一局工作,因为在这里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水晶虎酒店项目工作时,安全工程师尼古拉也曾和我说过:“俄罗斯是一个战斗的民族,而中建一局是中国‘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这里的战斗精神令他无比佩服,他在好几家跨国公司工作过,相比之下,他觉得中国建筑是最牛的,以后他不打算再换工作了,要在这儿一直干下去”。作为中建一局的海外员工,我们个个都秉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理念,在各项工作中争先创优,勇当先锋。今年年初,我就被国际工程公司评为创业先锋,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非常的自豪。
今年4月份我们中标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最大房地产项目——波罗的海明珠多功能住宅项目,接下来又会有格林伍德二期工程和红星造船厂项目落地。作为中建人,我们坚信一局国际一定会在俄罗斯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