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朱文智手记 难舍难离的马家塬

我于2015年响应安塞区委区政府号召,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工作,经区委审查后,7月份被派驻到安塞区坪桥镇马家塬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至今已经5个年头,从第一次踏入这个村庄,我就被它独特的韵味深深吸引。

第一书记朱文智手记 难舍难离的马家塬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9-11 15:5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9-11 15: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于2015年响应安塞区委区政府号召,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工作,经区委审查后,7月份被派驻到安塞区坪桥镇马家塬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至今已经5个年头,从第一次踏入这个村庄,我就被它独特的韵味深深吸引。这里处在因党中央转战陕北而闻名的王家湾和小河会议旧址之间,山高沟深、地广人稀,丹霞地貌特征明显,距安塞区政府60多公里,与靖边县接壤。这里看风景不出门,奇岩怪石、深沟险境都有;这里人们淳朴、热情、豪爽、勤劳;这里是难离难舍令人牵挂的“家”。

初来乍到

刚到村里的时候,村干部和群众都用怀疑的眼光打量我,村书记说:“村里没事,这里条件艰苦受得不行,想回家你就回去,有事我再叫你”,我向他讲了驻村纪律及第一书记职责,但并没有获得认可。村里有工作不安排我,不配合我的工作,不理会我的建议,人生地不熟的我处在了尴尬的境地。

做卫生人

为了打破僵局,我开始走访贫困户。走的多了,发现多数贫困户家中杂乱,生活习惯、卫生情况不好。每到一户,我就帮忙把家中凌乱的生活用品摆放整齐,院子里的东西在墙边堆得方正,清理室内院落死角堆积的尘土、蛛网,村民在这时也不好意思起来,说着:“你别动、别管了,我自己来,看把你的衣服脏成什么了”,一边手忙脚乱的一起开始打扫卫生。看着焕然整洁环境,我说“老叔、老婶,这样看着舒心,住着也开心吧!再说了,不讲究卫生,容易生病,也费钱哩”。他们一边不好意思的嘿嘿笑着说;“是好是好”,一边不以为然的说“城里人讲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人老几辈都是这样过的,生病和这有甚关系。”

为此,我觉得一定要从思想上彻底扭转,回到村委会,我准备了健康讲课资料,晚上召集村民在村委会宣讲,同时邀请镇卫生院长做嘉宾,专业现场解答各种疑问,让村民认识到不好传统习惯的危害性,意识到讲究卫生不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贫困户家中已经变得整洁,已经习惯了每天打扫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整洁的家 开心的笑

大棚落户

马家塬村是旱塬,土地贫瘠,传统是半牧半耕产业,放羊占主要收入,农作物靠天吃饭,产量低。退耕还林以来,农民的生产方式更单一,早上5点就到山里打山杏山桃,吃过早饭或下地干活或剥杏仁桃仁,晚上捉蝎子,辛苦劳作一天,能温饱不能富裕。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中老年人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我认为,要脱贫,就要改变生产方式,抛弃传统种植习惯。我的建议没得到村书记支持,他说:“朱书记,大棚投资太大,一旦失败了,丢死个人,农民也赔不起”。

我和工作队同志在村里做了大量调查,请教专家、做土质检测,确定了适宜果蔬种植地。在村“两委”会上,我举例其他村种植大棚收益,展示我们调查和化验结果,成功发展大棚会对村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获得了多数委员的支持,会议通过了我的提议。

我利用基层工作经验和区上的人情,跑区政府、扶贫局、财政局,为马家塬争取到大棚建设项目,2015年建成大棚28座。吃螃蟹的人总是有的,有5户贫困户开始种植大棚,我从区农业局请来专家授课,教大家大棚种植技术,又帮忙联系种子、秧苗,建立了有专家的微信联系群,方便大家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我就像护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个项目,我和大家一起,掌握了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种植技术要领,学会了掐秧、搭架、看太阳、铺地膜、卷帘子、通风控地、摸土壤知干湿度。看着大棚里的秧苗长高了、分叉了、挂果了、收获了,看着大家喜获丰收的笑脸,我是那么的满足。

  组织大棚种植技术培训

种植大棚的贫困户当年全部脱贫。第一阶段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村干部和贫困户的认可:这个第一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不是来走过场的。

引进黄桃

大棚的数量毕竟有限,我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脱贫途径,山桃山杏的茂盛,让我想到果园的发展潜力。我到西北农林大学寻求帮助,咨询专家意见,计划引进优产黄桃。

为了推动黄桃种植,真是跑断腿、磨破嘴。到贫困户家宣传动员,组织大家观看网络视频,请果树局技术员现场授课,让大家了解黄桃的种植、管理、产出和销售。最后村主任说:“大家要信不过,看大棚就知道,文智不是喧慌的人。”我和村主任一起联系好树苗,到苗圃挑好苗子,怕运输不当伤了树苗,又一路押车到村里。忙碌的来不及吃饭,买了一包馒头就上路,馒头就矿泉水就是一顿饭。

  现在已挂果的黄桃

我和大家一起刨土坑栽果苗,检查大家挖树坑的深度、宽度,填土的虚实、浇水量的多少。2016年马家塬村种植黄桃120亩。次年,又联系购买果肥,教种植户给果树上肥、培土、浇水等管护措施。

花椒来了

由于地理位置和土层关系,一些不能种植黄桃的贫困户急了,纷纷找来:“朱书记,我们怎么办?给我们也想个办法吧!”

我和村书记一起到宜川考察花椒种植情况,找市里专家来马家塬分析土质,确定可以种植花椒。给镇政府回报后,得到镇上的大力支持,政府出面联系好花椒树苗,我和上次一样,亲自到苗圃起树苗、运树苗,到村里后给树苗培土过夜。

  2017年栽种花椒苗150亩。

第二天,等待的贫困户早早就到村委会,等待领树苗回去栽种。我知道孙志付,那几天正好生病,老婆长期慢性病,不能及时栽种树苗,我和村委会干部一起去帮他栽好树苗。

建养殖场

大棚和黄桃项目的顺利实施给了我信心。我排查了2018年剩余未脱贫户,多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贫困户,学不会新技术,对伺弄羊子却有心得,我萌生了筹建养殖场的念头。

到区上开会时,找熟人打问这方面信息,听说今年有建设养殖场的项目。回到村里,立即召集“三委”会议,讨论实施的可行性,又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征求意见。

起草的项目申请报告获得镇政府批准后,回到安塞向单位领导汇报,与单位领导一起去区政府、市畜牧局汇报、申请,经过多方位的努力,终于争取到在马家塬村建设规模为1000只的养殖场项目。

  新建的养羊场

现代化的养殖场屋舍整齐、道路硬化、路灯照明、用水方便,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帮助3户贫困户脱贫。

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有序,马家塬村一天天改变了富裕了幸福了。我想,我大概是驻村工作时间最长的第一书记吧,我舍不得离开这个让我劳心费力、牵肠挂肚的美丽村庄,我要坚持到扶贫攻坚完美收官。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