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全面加快“一区一城”新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创新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全力打造首都生态宜居示范区和科技金融创新城。张进刚介绍,“今年,村里要办旅游合作社、民宿合作社,不仅解决村民就业,还要给他们分红,让村庄、村民面貌再上台阶。

北京房山区全面加快“一区一城”新建设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8-20 16:29
2019-08-20 1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创新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全力打造首都生态宜居示范区和科技金融创新城。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

位于北京市西南山区的房山区蒲洼乡东村,如今满眼绿色,郁郁葱葱。自2005年蒲洼乡被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昔日的采煤村凭借食用菌基地、山顶氧吧和美宿乡游等项目摇身一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民俗旅游专业村。

“我们书记请了外面的技术人员,来给我们辅导上课,学会了技术之后,我们当地村民来开始管理这一处食用菌基地。”蒲洼乡东村村民郭秀云自豪的说道。

坐落于高海拔林下的食用菌,全部采取无公害种植,有生长周期长,品质好等特点,统一农产品的包装、加工、销售等环节,现食用菌基地年纯收入 10万元,解决了村内 35 人就业。

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城

良乡高教园区位于房山新城东南端,按照房山区“2+2+1”的产业定位,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和高校优势学科,高教园区明确了“重点打造现代交通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培育智能装备和医药健康两大潜力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发展定位。截至2018年底,入驻企业总数达3706家,全年完成税收约5068万元。

  廉毅翔展示用“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制作的葫芦工艺品

“我们的葫芦不仅可以作为工艺品进行观赏,还可以做成生活用品。”15日上午,房山良乡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5层,葫芦工艺作品项目的负责人廉毅翔介绍道,目前葫芦工艺作品年销售额已近300万元,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他得到了高教园两年免租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据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路鹏介绍,良乡大学将南扩1033公顷。根据规划,中央绿化景观呈十字形,可辐射大学城内所有高校,建成后良乡大学城的绿化覆盖率将达25%;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侧还将建成一个大学城中央公园,这里将成为大学城内最大的蓝绿空间,建成后向师生和市民免费开放。南扩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

1965年,一部名为《红色背篓》的电影风靡大江南北。就是根据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从1958年到1965年,这个山乡小店在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常年背着背篓上山,又收购又卖货,用辛勤的汗水带动了地方经济,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他们的这种对党忠诚、一心为民、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被誉为“红色背篓精神”。

但在2009年之前,黄山店村曾长期以开采并向水泥厂销售石灰石为主要收入来源,连年的开山取石给村子的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

“那时村里的空气很脏,洗干净的衣服晾在外面,很快就会沾满灰尘。”54岁的村民付玉静说。为了加快村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村委书记张进刚把目光投向了精品民宿。如今,黄山店村已经摘下贫困的帽子,变成了房山区首屈一指的“精品民宿村”。村民们的收入从每月不足2000元变成了平均3000元以上,年收入接近4万元。

黄山店村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表示,在黄山店村,云集着姥姥家、云上石屋、桃叶谷等40个精品民宿小院。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按照“保底+分红”的模式,在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集体资产大幅增值。2016年9月民宿项目投入运营,春节期间,民宿全部被游客提前预订,全年入住率近80%。2017年和2018年村集体民宿经营收入分成分别达到300万元和400万元,给村民一次性分红200万元。

张进刚介绍,“今年,村里要办旅游合作社、民宿合作社,不仅解决村民就业,还要给他们分红,让村庄、村民面貌再上台阶。”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通讯员魏岚)

 

(李慧)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