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条纤细悬丝中演绎世间悲欢,这项非遗一出场引抖音数十万网友点赞

一手拿着勾牌,一手拨拉丝线,在艺人的操弄之下,木偶活动起来了:或一路小跑,或拿笔画画,或是端起酒杯喝酒。坚守传统,创新传播,在一代代木偶戏艺人的努力下,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传承传统和创新上树立了榜样,成为非遗保护领域的一个“标杆”。

30条纤细悬丝中演绎世间悲欢,这项非遗一出场引抖音数十万网友点赞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7-02 16:5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9-07-02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手拿着勾牌,一手拨拉丝线,在艺人的操弄之下,木偶活动起来了:或一路小跑,或拿笔画画,或是端起酒杯喝酒。但唱着唱着艺人就笑了,一对弯弯的眉毛往上轻挑,仿佛回忆起了某件往事……这一幕来自于抖音,视频中艺人操弄的是泉州提线木偶。

在一代代泉州人的记忆里,看着艺人在乡里戏棚中演木偶戏,曾是童年的一大乐趣。而现在那些在台下看戏的小孩们已然长大,并且大多数都成了“台上人”、“戏中人”,甚至与这门“一口道尽天下事,两手拨动古今人”的技艺,一打就是几十年的交道。

5.30条纤细悬丝中演绎世间悲欢,这项非遗一出场引抖音数十万网友点赞266.png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中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泉州提线木偶每尊木偶身上设置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操纵表演难度大,全靠精准的抽线功夫。丝线操动小木偶,演绎悲欢世间情。在看似纷繁缭乱实则独具章法的技法操纵下,让木偶拥有了灵魂,跳脱出动感而灵妙的姿态。

按行规,培养一个成熟的提线木偶艺人要11年4个月。艺人入行后先跟师傅学习5年,另有4个月替师傅打工。此后再寻一位师傅学习3年,期满之后,寻一位技艺更高、名气更大的师傅,又学3年。但木偶戏有名的师傅几乎都在泉州。因此,泉州提线木偶戏面临着“里面人出不去,外面人进不来”的窘境。

“出不去”指的是,如果泉州人不学习、不继承提线木偶戏,那它将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进不来”指的是,对提线木偶戏有兴趣的人,却没有专业老师教导,不知从何处入门、学习不到精髓。如今,泉州提线木偶戏如何延续、保护、发展与传播,成为传承人们最头疼的问题。

为了将木偶戏发扬光大,传承人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人民大会堂元宵晚会、央视春晚等重大活动上进行表演。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也在通过抖音了解木偶戏光鲜亮丽表演背后的故事。

5.30条纤细悬丝中演绎世间悲欢,这项非遗一出场引抖音数十万网友点赞919.png

通过抖音,网友们看到了木偶戏艺人们那满是老茧的双手;看到了木偶戏学生为了训练臂力,拿酒瓶子装水,用木棍提着酒瓶,一练就是半个小时;看到了已经许诺下来的戏,纵使“天上下刀子”也要去的信念。

目前,泉州提线木偶戏在抖音上积攒了一大批忠实粉丝。线下也十分火爆,每场活动演出都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观众几乎站满馆内所有空地。不久前,木偶戏艺人还在说“如果木偶戏消失,我们都是罪人。”而如今却说,“能被这么多人喜欢,让我们对传承更有信心了。”

在演出场馆内,你可以经常看到一位老艺人端坐在椅子上,一位年轻演员站立在他面前,跟着老艺人逐句练唱,一遍、再一遍……现在,老艺人们出来演出不再是为了糊口谋生,而是刻在他们身上的传承印记,在促使着他们登台演戏,让泉州提线木偶戏这项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坚守传统,创新传播,在一代代木偶戏艺人的努力下,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传承传统和创新上树立了榜样,成为非遗保护领域的一个“标杆”。

作为国内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抖音也在为非遗传承助力。今年4月,抖音宣布推出了“非遗合伙人”计划,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

在抖音上,像泉州提线木偶戏这样的非遗还有很多。抖音不仅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非遗背后的故事,从而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