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盛宴 绽放华彩 第五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2016年,汲取了去年的成功办赛经验,第二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在比赛的形式和内容上做出创新,不断扩大提升赛事影响力。

顶级盛宴 绽放华彩 第五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全面启动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4-08 10:09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4-08 1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第五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将于北京召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不断显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受关注度与日俱增。青少儿语言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驱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青少儿语言艺术教育繁荣发展。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意识。

  2018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参与并重。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主渠道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社会大众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

  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彰显了国家坚持“文化兴国”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广了青少儿素质教育办学,帮助越来越多的青少儿认知并喜爱上语言艺术,加入到语言艺术的学习中。

  随着语言艺术教学理念逐渐成熟,教学体系日益规范,青少儿语言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社会、老师、学生都迫切的需要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专业舞台。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行业的空缺,塑造了语言艺术的新生态,实现了“由学到用”的升级革新。

  2015年,首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出现在公众面前,闪亮的舞台,专业独到的评审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16年,汲取了去年的成功办赛经验,第二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在比赛的形式和内容上做出创新,不断扩大提升赛事影响力。

  2017年,第三届盛典全面升级,加入更多新颖元素,改良赛程赛制与评审机制,使赛事更加多元,评选流程更加公正。

  2018年,第四届盛典海选共计30万名选手参与,一举成为业内参与选手最多,最具公信力的赛事。

  2019年,为搭建一个全方位、开放性平台,让全国学习语言艺术的老师和选手都可以在舞台上展示风采,增长自信,第五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在往届成功的基础上再做突破。本届盛典将全面开放参赛语言艺术种类,除自命题主持之外,无论是感人至深的诗歌朗诵、剧本独白、短剧,还是欢乐畅快的快板、相声、三句半、小品,甚至是动画配音、即兴演讲,都可以站在这个专业的舞台上一展才华。

  同时,盛典还将在赛事评选环节再做创新。在祖国七十周年诞辰之际,第五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将启动“追寻红色记忆”原创作品评选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为祖国的伟大成就喝彩,向世界展示当代青少儿语言艺术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四年征程,精彩依旧。今后,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盛典将秉承“发现艺术潜能,培养语言天赋”的办赛理念,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语言艺术文化的重大使命,为繁荣我国青少儿语言艺术事业,提高青少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能力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