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妈妈微信上发来一张图,是刚出锅的年糕,她说:“今年蒸的不多,下一锅是给你准备的。”
瞬间一年来紧绷的情绪松弛了:“哇,又要过年了!”不禁有些感慨,“年味”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
岁岁年年,从深冬进入隆冬,待腊月来临,孩子们就开始掰着手指等除夕了。每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会陆续买各种食材,为除夕夜的年夜饭做准备。无论是物资匮乏的几十年前,还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如今,南北年夜饭桌上,总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小甜品,那就是年糕。一块块年糕,伴着老人家嘴里念叨出的许多道理,软糯甜蜜的滋味,也预示着来年“一年更比一年高”的美好祝福。
一块小小的年糕,全国各地却各有不同,北方有白糕、黄米糕,南方有水磨年糕等等。北方的年糕,相对南方更粗犷一些,糯米或黄米做年糕胚,上面铺上红枣或其它果脯,蒸熟后直接吃或者油炸后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多用糯米和大米蒸,年糕本身口感也更加细腻,唇齿之间,能咀嚼出南方稻米天然的醇香。吃法也更多样,可以炖菜、下火锅、煎、烤,都是独特的风味。
南方年糕和北方年糕哪个更好吃?
梁秋实老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感慨过:“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无论多久远,人们对某些食物的偏爱总是很偏执。它们一代代传下来,一口熟悉的味道能让他们想到自己的家乡,美食也就有了多一层的寄托。
像是吃一口南方的年糕,味道除了细腻清香,还能想到每年八仙桌上摆满的年夜饭,是全家人吃到尽兴,聊到酣畅时刻,小酌几杯,觥筹交错间,有窗外水波粼粼和席间的情意流转。而北方的年糕,是胡同里的青砖小道,是冬天满院的白茫茫,是四合院里隔壁的奶奶刚蒸出年糕时,胡同里的孩子们嬉笑打闹来讨吃的时光。
无论南北,对于在外奔波的人们,家乡的味道才是属于自己最好的年味。一场遍及全国24地的春节年宴直播,为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带来了属于自己家乡的年宴菜。其中,就有秘味美食、腾讯美食联合福建新东方和北京新东方的两位名厨,展开的一场关于南北年糕的寻味之旅……
福建糖油年糕VS北京百果年糕
福建年糕常叫糖粿或白粿,一到过年时候,家家户户对年糕都很重视,都要蒸上几笼红糖年糕。除夕餐桌上也一定会出现,连祭祖都要将年糕摆上。福建新东方的林辉乐老师回忆道:“小时候每到年前时,半夜就能听见家人将浸泡好的糯米用石墨磨好压去多余水分,然后加工好上蒸笼蒸熟,放凉了切成小块,炸成金黄,与白糖和芝麻混合,制作成一盘盘糖油年糕。”那种甜蜜软糯的滋味,咬一口真的是超幸福~本次直播,福建新东方的林辉乐老师将亲自教大家制作一款糖油年糕,一同回忆小时候的味道。
不同于福建的年糕,直播中出现的第二道北京百果年糕,就是由北京新东方的张源原老师带来的一道正宗的北方春节小吃。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张老师,工作一年,最怀念的就是外婆家临近春节的年糕。每当腊月中旬,老家的土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木柴大锅烧起来,铺满年糕的蒸屉架上锅,腾腾的热气中,不一会就能闻到年糕的香甜滋味。
和南方不同,北方的年糕多用黄米或江米为原料,再放些大枣、桃仁、瓜仁等辅料,一般直接蒸熟吃或油炸后蘸糖吃。年糕刚出锅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着吃的场景成了很多人难忘的回忆。
结尾:
除夕,当一道道菜被陆陆续续摆满一桌,每一道都有它的讲究。就连一块年糕,也预示着“年年高”的吉祥寓意。
对于在外奔波的人们,春节是归途的汽笛声,是家里厨房那烟气缭绕的灶台,更是唇齿留香的家的味道。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隆重的度过农历的最后一个夜晚,在除夕当天正儿八经的吃顿晚饭,无论是吃饺子、年糕,还是火锅、鱼,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事全家人能够聚在一起享受家人团聚的幸福感。
春节期间,秘味携手全国新东方烹饪院校和腾讯视频推出的10天“秘味大师的年宴”大型直播活动,将以专业的教学和线上互动内容,为人们带去年味浓浓的年糕盛宴。充满年味的年糕,每次尝到,就好像给记忆买了一张车票,带我们回到小时候那条幽长的弄堂里。
步骤:
糖油年糕:
主料:年糕
辅料:熟芝麻、梅舌、葡萄干
调料:生粉、白糖、盐
制作流程:
1、年糕切成1.5cmx3.5cm的长方块备用。
2、年糕鸡蛋拌匀后蘸生粉拍匀。
3、起锅烧油,下年糕炸炸制酥黄,捞起沥干油。
4、另起锅加一勺水,加入白糖、少许盐,烧开后用生粉打芡,加入辅料,淋香油,加入年糕,翻炒装盘,撒上熟芝麻即可完成。
百果年糕:
主料:糯米粉200克
配料:花生碎、核桃碎、葡萄干、大红枣。
辅料:生粉30克、白糖40克、水适量。
制作流程:
1.将糯米粉,生粉,白糖拌匀,加入适量的水,和成软面团.加入花生碎,核桃碎,葡萄干,大红枣和匀;
2.准备长方形放盘,铺上保鲜膜,刷色拉油防粘,将和好的面团放入蒸盘中,表面铺上一层果仁,上锅蒸15分钟;
3.将蒸好的年糕,冷凉切片备用;
4.平底锅小火加少许油,年糕裹上鸡蛋液、再裹上面包糠,炸至两面金黄色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