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   >   要闻

湖北:“追风逐电”培育新动能

来源:国际在线
2018-04-20 10:50:39
分享

湖北:“追风逐电”培育新动能

以风电为代表的再生能源产业在湖北省高速发展。目前,湖北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已经达到40座,装机总容量238.43万千瓦。下一步,将加大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近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又多了一个新机会,该公司位于通山县的太平山风电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复。短短两天内,被批复核准的还有大唐电力、华润电力和湖北能源集团等企业的十个风电项目。

2017年,国家能源局下达湖北省风电开发建设计划301.67万千瓦。到去年底,共核准风电项目46个、容量277.94万千瓦,年度开发建设计划完成率92%。2017年前11个月全省风电发电量44.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36%。平均利用小时数据中部六省第一。湖北正“追风逐电”培育能源新动能。

补齐短板 风能后来居上

湖北省“缺煤、少油、乏气”,以水电火电著称,2017年底,水电站约有2400家,如著名的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火电站130家,如汉川电厂、阳逻电厂。

湖北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全口径装机容量7124.48万千瓦,水电3671.49万千瓦,占51.53%;火电2786.71万千瓦,占39.11%;太阳能413.45万千瓦;占5.80%;风电252.83万千瓦,占3.55%。

风电虽然是“老幺”,但潜力巨大。据测算,湖北省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775万千瓦,高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是葛洲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的10倍。

湖北风能资源主要聚集在3个区:通山九宫山、利川齐岳山等山体相对独立的中高山地区;大悟仙居顶、钟祥华山观、随州大风口等鄂北岗地到江汉平原的冷空气南下通道区域、黄冈龙感湖等湖岛及沿湖地带。湖北风力冬春强盛、夏秋减弱,正好与丰水、枯水期相反,风能正好与水电形成互补。

2003年9月份,通山九宫山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是湖北和我国内陆地区首个风电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容量15.6万千瓦,一期工程装机1.36万千瓦,引进西班牙16台850千瓦风力发电机,2007年11月6日投入商业运营。此后,湖北风电项目的发展如火如荼。

荆门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辛永军介绍,以前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风电项目投资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近年北方市场逐渐饱和。2009年以后,公司调整战略部署,将风电项目投资区域扩大到南方。

来自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已经达到40座,装机总容量238.43万千瓦。预计2018年风电装机新增163万千瓦,累计装机431万千瓦,同比增长60.82%;全网风电发电量预计达到6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3%;全网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将达2020小时。

“以风电为代表的再生能源产业在湖北高速发展,既有湖北优调能源结构的自身需求,还有外部因素。”湖北省能源局副局长余有松介绍说,“新能源的发电量相当于火电厂少烧了3200万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政策叠加 吸引产业集聚

近日,湖北利川中槽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开始吊装施工,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施工尾声,这也是湖北能源集团在利川建设实施的第四期风电项目。

恩施州被誉为华中清洁能源之都,是中国内陆十大风场之一,也是全省风力发电规模化示范区。“选择投资恩施风电,除了恩施丰富的风能资源,也离不开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湖北能源集团齐岳山风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培柱说,作为目前恩施州规模最大的风电企业,2009年至今已累计投入13.5184亿元,装机容量15万千瓦。

“风力发电是长线投资,稳健运行的风电场需要10年左右收回投资,建设初期资金压力大,回本时间长,资金短缺,很多民营企业难以承受。”宋培柱说,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总投资的85%。购进风电机、调向装置、叶片等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相当于投资打了八五折”,齐岳山风电站前三期工程固定资产抵扣税款达1.95亿元。

恩施州国税局货劳科科长姚皓介绍说,“风电企业从生产经营开始就得到税收优惠,还能享受财政补贴,2014年齐岳山风电站一期工程并网发电以来,全州风电企业累计发电量已超过3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20.9亿元,获财政补贴6.5亿元”。

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优惠政策加码,投资风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已从2009年以前的每千瓦逾1万元下降到7500元左右。引来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十余家能源巨头在鄂“抢滩登陆”。

除了税收政策扶持,对风电产业发展,国家还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华润宜城板桥风电场项目副总指挥张佳介绍说,国家对风力上网电价实施补贴,2018年1月1日后,0.1539元/千瓦时,入网价普遍在0.61元/千瓦时至0.62元/千瓦时。“省级补贴标准0.07元/千瓦时,仅针对2015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且纳入省能源局省级补贴目录内的发电项目。所以,企业成立越早,电价越高。”

傲立“风口” 更需科技创新

日前,保康县后坪镇黄连山风力发电场共有24台风力发电机组投入运营,总装机4.8万千瓦,采用全球领先的低风速发电技术,年上网电量达8280万千瓦时,年发电收入4955万元。

“国家政策这么好,企业快速发展的信心更足。”保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经理方韬说,“公司已与县政府签订近8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协议。方韬算了一笔账,8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是目前该县小水电装机总量的8倍”。

保康县风电产业的发展只是全省风能利用的一个缩影。湖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相结合,加快推进资源较为丰富、消纳条件较好的随州、孝感、恩施、襄阳等地实现风电规模化集中高效开发利用,推动风能资源适宜、靠近负荷中心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到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65万千瓦,累计达到500万千瓦,意味着要比2015年的135万千瓦增加近3倍。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表示,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能源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

甄建桥同时指出,风力发电并非“一好百好”,尽管风电开发报批严格,前期要完成土地、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等11项专题评审,但风电项目潜在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噪音污染等问题,还需要通过思维创新、科技创新来解决。

“风能利用任重道远。”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在已经形成比较大规模的陆地风电发展中,要通过技术进步、市场化机制创新,率先使部分资源优越的地区风电能在2020年至2022年基本不依赖补贴发展,同样考验着风电企业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能力。(郑明桥)

创新相关新闻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