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素养研习社2025(中国站)长沙落幕:以情感经济为钥 开启素养教育新范式

经济学素养研习社2025(中国站)长沙落幕:以情感经济为钥 开启素养教育新范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1 17: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聚焦“情感经济:人工智能引领的共情时代”为主题的青少年经济学研习活动在长沙落幕。活动吸引全国近5000余名青年学子、500余位经济学教师及数十家大学和金融机构导师参加,打造青少年素养发展产学研融合新模式,以实践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面向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

前沿年度学术主题:情感经济,人工智能引领的共情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与挑战。人类从早期农业文明依赖的“体力经济”时代,经过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迈入到依赖知识与思维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当前人工智能的革命,将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海量知识和答案的能力,人类将开始进入依赖“情感经济”的时代,如何关注和提供人类独有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将成为新的社会、商业、学术研究前沿课题。SKT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侯昊指出,当机器能替代人类处理数据和信息时,人关注的重心必须转向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领域——理解情感价值、构建人性化解决方案。这正是‘情感经济’成为年度主题的意义。”与会同学通过为期三个月的主题探究和相关知识、文献的检索与学习,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的独特见解与思考,并将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跨学科实验室:解码情感经济的多维价值​​

在Econ Lab跨学科实验室系列活动中,学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联动成为亮点。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洪伟院长结合生活化案例,对比传统管理学与情感经济融合下的管理范式,揭示情感经济赋予管理流程的人文温度;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与心理学专家系统阐释情感驱动、品牌效应与认知偏差等原理,剖析心理学在个体情感反应与行为动机中的底层作用;学生团队组建专业文旅策略研究组,从行为科学视角解构“淄博烧烤”等文旅热点,探究情感驱动力与市场机制的耦合逻辑;华东师范大学陈博士立足社会学视角,以网红经济为样本,提出“社会价值引导-内容生态治理”双轮驱动策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教师论坛:共绘协同育人新图景​​

同期举办的教师论坛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同济大学王洪伟院长发布该校与腾讯新闻合作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并介绍“数智时代转型催生出的新的育人模式——数据思维培养、智能工具应用与实践场景创新的深度融合”。百余名教师通过焦点讨论、案例展示等形式,围绕教师角色进化、打破课堂围墙、刷新教育逻辑、拥抱AI时代等方向展开研讨,为经济学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提供方法论支持。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普及青少年财商素养,培育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次活动高度响应国家“教育强国”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战略部署。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赵刚代表全球创新中心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以及36位诺贝尔奖得主,寄语青年学生勇攀世界经济学高峰,并鼓励同学们定义下一个十年的“共情经济宣言”。

据悉,部分优秀青年学者下一步将赴亚特兰大、香港等城市,在世界舞台上与来自全球30多国的经济领域青年学者们交流研讨,展现中国青年在经济学领域的见解和行动,用中国青年的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和对未来的思考。

本次活动由全球创新中心、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等机构联合主办、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支持,由SKT思珂特教育集团承办。活动设置案例大剖析、经济学测评、创新问答、跨学科实验室等核心学术环节,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创新模式,打造素养教育新范式。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