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杭州东站万象汇不伤心理想国举办了自然回响博物艺术展自然TALK的活动。本次活动中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就自然、生态、公益、可持续等主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演讲。
陆一飞:创意来自心源,心性艺术成为原创力之源
著名书法家,“一万个太阳”大型公益画展总策划人陆一飞老师以“心性艺术,心之自然”为题,讲述了自己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之旅,“自闭症学生画家们像洁白的纸一样,在他们画笔的滤镜下,日月星辰,森林动物,河流小溪都是最本真的样子。他们用单纯的心灵为笔画出了山川河流的本质,透过这纯白的滤镜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更深的洗涤”,
“不单单是自闭症儿童需要我们,更是我们需要他们” 。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常设性自闭症学生公益画展“一万个太阳——心性艺术之旅”,截止到2020年为止我们已经为全国12所培智学校,100多位自闭症学生办展。画展从敦煌来到富阳、张家界、仙居、杭州…每到一处,公益画展都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地方政府、学生、媒体、公益团队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朱虹昱 :慢慢地青山村也变得越来越“传统”、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未来。
《一滴水的未来》是中央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杭州分社之前帮青山村拍摄的纪录片的题目。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从2006年开始在青山村做中国第一个小水源保护地的探索,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万向信托等企业以及青山村和黄湖镇政府的支持下,使用夯土的方式改建了村里荒废的老小学;朱博士和他的团队们通过向学生、亲子家庭和成人提供自然教育课程、环保主题的团建和其他相关服务,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在保证自身运营的情况下,回流给水保护的项目,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运行。同时他们跟村民建立起更多的连接,帮助更多村民通过来村访客的增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以及对于外界世界的更多了解和认识,村民们也自愿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捐回给水保护项目,他们把这个模式叫“受益者付费”,帮助它更好地持续运转。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青山村旧貌变新颜,社区氛围也越来越好,也不断引入了一些不同领域、但都对于村庄文化、传统、手工艺、生态保护等关注的年轻人群体、公司和机构。
林静丽 :每一种自然都有自己的肌理和印记。
万物有灵—沙漠之灵,从寂灭的沙漠、暗涌的火山泥浆中孕育出的勃勃生机得到的灵感迸发,从微观里感受到所有生物“灵魂感”的真实存在,并将之融入于设计和产品之中。
联合艺术家用环保7号板材以“自然友好”、“环保”、“可持续”构建可持续自然艺术装置“破壳新生”。让植物的种子,从可持续的生态材料深处绽放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新状态并持续攀缘生长,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和印记,从岩石的纹理到风划过的声音,从云卷云舒的浪漫到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设计师应该多走入自然,从自然中感知,用心感受自然留给我们珍贵而纯粹的灵性。
李知弥:琐碎生活中的无限诗意
寻常日子里的脉脉温情,一杯一盏,一花一果,一字一画,皆有淡淡禅意。
关于自然
“我的作品其实都是生活里看到的一些场景,关于自然、花朵、草木,关于小动物,很多都是家门口的场景,我也喜欢在画里面题一些诗词,这样一幅画就不只是一幅画,有了文人画的意境。”
探清水河这件作品,里面的沙发是家后面被人废弃的沙发,破败陈旧的蓝色,别有一番天地。
我认为。花落的时候其实是最美的时候,我们平常关注盛开的花比较多,这次想尝试画一画落花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落花盈我衣这件作品》。
《分明说向梦中人》也是家门口常见的花,花怎么样,都关于看花人当下的心境,同一朵花,不同时刻看,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坐觉长安空》,当时在一家咖啡馆,看到这一枝只开一朵的花,周边都是绿色,生命力特别旺盛,于是就画了这样一幅作品。
关于童年
我的作品里面也有很多关于童年的记忆,视觉上的,味觉上的,情感上的,我画作品就想把这些感觉全部都表达出来。
《学种瓜》就是小时候看到还未熟的黄瓜,看起来鲜嫩可口,总想把它提前摘下来吃。
《百草园》生活中我们总是见到很多草,我也把他们画了下来。
荷花、莲蓬、桑葚、枇杷、樱桃,都是小时候记忆中常见常吃的东西,我把他们用我自己的方式,把我见到的和小时候的感觉结合起来,重新组合,画进了我的画里。
《谁开一窗明》 我既然学过素描、油画、也学过水彩,学过水墨,这些都是我擅长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画法都放进我的画里,我认为绘画不应该受规矩框条所限,我是把我自己学过的、擅长的都用上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风格。
关于动物
我画动物比较注重眼睛部分,画里的猫、狗、松鼠、青蛙、鸭子,都是我日常看到的,有次在咖啡馆看到两只白色的流浪猫,就拿手机拍它们,刚好它们同时转过头来,这一刻感觉特别好。
《大户》当时看到这只狗扒拉在窗边,那一刻这个小柴犬有人的形态。
《我亦是行人》当时在美国中央公园,特别特别多的松鼠,与人和谐相处,这样的记忆也很快乐。
有时候也会画一些成双成对的动物,相互映衬也很有趣。
一只蜗牛、斗青袍、两条泥鳅,一片叶子,这些小的情景我也会画进我的画里,泥鳅和蜗牛都是小时候记忆里的感觉,我觉得我能我的用画笔把这些记录下来,它们便永远存在了,这一点我觉得挺有意义。
程艳青: 即便是日常的额买买买行为,也变得有感觉,变得有情感起伏,变得希望沟通,希望集结。
我们希望用有温度,有情怀的营销方式在这个赛道里,为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品牌方、公益项目甚至是个人做合理合适的赋能助力。
在海洋里,黑水摄影师向我们展现海洋深处生物的神秘和美丽,从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敬畏感知,引导我们关爱生态平衡。
在陆地上,让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有趣的竞赛,让大家一起变身“super man”亲手捡拾垃圾,将对日常环境的关爱变成日常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生活中,疫情期间关爱孕妇,为即将分娩的母亲开辟绿色通道,召唤生命之力。对罕见病儿童“弱化关注”,真诚关爱。真正从需求出发,满足个人、社会需求,链接社会价值。
五位嘉宾分别从公益、教育、设计、艺术、营销五个维度对自然、环保、生态、可持续、公益进行了全方面的解读,我们在春天以最轻松的方式坐在一起聊聊天,对于这个美好的世界阐述我们小小的爱护,对自然增加一份关爱,增加一份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