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沙 产业造绿——“无水植树”技术,低成本、成活率高

沙漠无水植树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然而,在一次沙产业创新博览会上,一种低成本、成活率高的沙漠“无水植树”技术却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田新明在沙漠种植现场讲解无水植树  说起无水植树的科学原理,田新明短短的几句话倒也让人觉得简单。

科技治沙 产业造绿——“无水植树”技术,低成本、成活率高

来源:中国网创新中国    2020-07-20 00:00
2020-07-20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沙漠无水植树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然而,在一次沙产业创新博览会上,一种低成本、成活率高的沙漠“无水植树”技术却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05年,田新明带着他的“无水植树”技术来到了阿拉善。一干就是11年,一个人,不畏艰苦,忍受寂寞,苦心钻研,在11000亩沙漠与戈壁滩上实验并成功植绿,田新明用认真和坚持成就了自己。2016年5月,田新明的“无水植树”技术,成功申请到了国家技术专利。此项创新技术已在腾格尔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等地成功种植,效果良好。

田新明在沙漠种植现场讲解无水植树

说起无水植树的科学原理,田新明短短的几句话倒也让人觉得简单。“我们用一种特材质制成的塑料袋就地取材装上沙子,压到树苗两边,沙漠早晚温差大,霜降水或冷凝水就顺着塑料袋的缝隙流入树苗根部,供树苗生长。”

采用“无水植树”技术在沙漠试验场植树

采用“无水植树”技术在沙漠种植的树苗茁壮成长

4.27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这里气候终年降水稀少,盛行西南风,风势强烈,最高风速可达25.3m/s。田新明的试验田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无水植树”技术发明人-田新明

田新明,山西盂县人,47岁,自幼父母双亡,按照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流浪的人”。全身心投入到沙漠“无水植树”技术试验和种植上面,精力和钱财耗之不计其数,把“无水植树”作为一辈子事业。

(陆一)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