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准,稳! 浙江各地防汛用上了数字化利器

泄洪期,市防汛指挥部常态化开启钉钉会议,随时随地连线前线干部,及时汇总一线真实情况。今年汛期,临浦“平安钉”共收到40多件相关情况反映,主要包括马路积水、窨井盖破损、老宅安全隐患等。

快,准,稳! 浙江各地防汛用上了数字化利器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2020-07-14 19:45
来源: 人民网-IT频道
2020-07-14 19: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水位正在退去,一切有条不紊。”浙江建德市杨树桥镇派出所所长乐军飞如释重负。今年入汛以来,降雨异常偏多,浙江多地防汛形势严峻。与往年相比,数字技术进一步成为防汛抗灾利器。

“城市大脑”随时随地连通前线

新安江流经乐军飞工作的杨树桥镇,7月7日,新安江水库7孔泄洪,次日开启史上首次9孔泄洪,泄洪防汛人命关天,乐军飞需要全面掌握信息,协调安排各方面的人和事。

泄洪前,市局开了多次协调会,建钉钉群,及时同步信息,部署人员。大家纷纷上传现场照片、视频,彼此交换信息,对形势有了全面了解。建德“城市大脑”平台协同数据,各部门联动,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归集了380多万条数据,确保预警有“数”,工作有据。

泄洪期,市防汛指挥部常态化开启钉钉会议,随时随地连线前线干部,及时汇总一线真实情况。在数字平台的整合下,全市形成了一张统一的防汛“天网”。

“你钉我办”,全民参与防汛

在新安江水库下游,乐军飞的同行、萧山临浦镇派出所副所长林祥瑞也已忙碌多日,他的主要工作是排查安全隐患。他说,今年的工作状态笃定了很多。

“以前要花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挨家挨户通知汛情,现在用钉钉,轻松多了,能用更多精力跑一线了。”林祥瑞说。通知是门学问。早年打电话、发传真,效率低下;后来发微信群,干部群众漏看率又比较高;现在用钉钉,“已读未读”一目了然,对于“未读”的居民,派出所再作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2019年,临浦镇开发“平安钉”系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目前“平安钉”系统上已有“你钉我办”、巡逻日报、平安学堂、村民议事等8大模块,组织架构人员超过4.8万人,实现了对全镇每家每户、租客、工商户、企业、商店、公共场所的全覆盖。

通过“你钉我办”功能,居民可一键上报所见的安全隐患,实现防汛救灾的全民参与。居民发现问题后,拍照上传,作文字说明,系统“派单”到村里,村里解决不了的,推送到镇里,形成“反映-处理-评价”的闭环。

今年汛期,临浦“平安钉”共收到40多件相关情况反映,主要包括马路积水、窨井盖破损、老宅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解决。

图为临浦镇新联村村民通过“你钉我办”反映的空置老宅安全隐患问题。(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