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废旧家电找个“好归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机、冰箱、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

给废旧家电找个“好归宿”

来源:经济日报    2020-07-08 09:32
来源: 经济日报
2020-07-08 09: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机、冰箱、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一方面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现实课题:替换下来的废旧家电该怎样处理,如何为它们找个“好归宿”?

眼下,废旧家电回收和再利用存在某些现实问题。一是没有统一规范的回收体系。很多时候,居民只希望“回收者”拉走它们就好,没有想着置换多少钱,特别是大件家电,一般人抬不动,没有电梯就更难运到室外。二是科学规范的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仍有待健全,不少家电含有金、银、铅、汞、橡胶等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容易带来环境污染隐患;但如果处置得当,就是可利用的资源。所以,废旧家电如何处理,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国际上看,废旧家电“谁生产,谁回收”已成惯例,再资源化业务已成趋势。欧盟早在2003年就颁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指令明确要求生产者应负责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费用及回收处理设施的建设费用。日本则规定,家电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回收和利用废弃家电的义务,目前日本家电回收率已达85%。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废旧家电回收这件事情上,欧美与日本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有助于我们将废旧家电回收工作做得更好。一则,继续完善与升级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尽量让废旧家电都能得到合适的处理,避免混乱无序的回收体系出现;二则,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方面,都应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对废旧家电“再资源化业务”研发;三则,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开展“互联网+回收”工作机制。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聚焦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管理制度和支持政策,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加快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包括回收企业、消费者、管理部门等在内的有关各方,应进一步贯通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建立健全回收网络、优化完善回收渠道,进一步增强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能力。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