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防盲专家介绍——如何与电子终端“和平相处”

在加强用眼防护上,王宁利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使用时间不要过长。不要把对比度选得太高、太亮,否则进入眼睛视网膜的亮度会超过我们所需要的生理阈值。

听防盲专家介绍——如何与电子终端“和平相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6-16 08:41
2020-06-16 08: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些年,网上办公和云课堂等互联网应用迅速兴起,疫情期间更是给“屏阅读”摁下了加速键,在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视力受到了极大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对此深有感触:“电子产品视频终端的使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把它丢弃。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与它和平相处。”

有人认为电子产品对视力造成的伤害比纸质书籍大。事实并非如此。“不管是看电子产品还是看纸质的书籍,过度用眼造成的损害是一样的。”王宁利说。

但是为什么公众的感觉是电子产品对眼睛的损害更严重呢?王宁利表示,因为电子产品里面的内容设计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在看电子产品的时候,花的时间比看纸质产品多,造成过度用眼。另外,电子产品所展示的文档、阅读画面与纸质媒介在对比敏感度上不一样。人眼睛接收的各种光波是不一样的。大家最担心的损害是来自于屏幕的短波蓝光的影响,短波蓝光的损害是一个慢性累积的过程。

在加强用眼防护上,王宁利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使用时间不要过长。比如,阅读纸质书籍,看40分钟就应该让眼睛放松一下,看电子产品要控制在20分钟。

二是不要把对比度选得太高、太亮,否则进入眼睛视网膜的亮度会超过我们所需要的生理阈值。

三是在阅读电子产品的时候,尤其是对着电脑屏幕的时候,由于很专注,眼睛的瞬目频率即闭眼睛的频次大幅下降,这样会把角膜暴露给外界干燥的空气。“所以一定要主动在电子阅读、云端工作的过程中不时眨眨眼。”王宁利建议,“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也需要设计一下,屏幕应有自动停止的阶段,到了一定程度暂停一下,给大家一个眼睛休息的机会。最后一件事,永远不要忘掉,保护眼睛,望远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强制自己走到阳台上,走到窗口看5米以外的物体10分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如果能做到就是最好的防护。”

(熊 建)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