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

在吉林长春举办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东北亚各国双边和区域合作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国探讨经贸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长春经开区始终都把营商环境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工程,不断提升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长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

来源: 中国网
2019-08-26 17: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筑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真抓实干谋发展

在吉林长春举办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东北亚各国双边和区域合作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国探讨经贸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吉林省尤其是长春市坐拥主场优势,在开发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定能借助这项优质平台,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吉林省细化实施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一主”就是把长春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长春开放开发的先行先导区,积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上探索新路,努力为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长春经开区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春向东北拓展的工业主轴线,行政面积112平方公里,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万户。其中,企业1.4万户;亿元以上企业84户;“四上”企业513户;世界500强兴办的企业40家,占全市的近一半;百亿级企业两家,占长春市的三分之一;单位面积产出值为6.3亿/平方公里,是长春市除一汽集团外的最大工业集中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域内没有一产,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6:34。兴隆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获得国家批准,2014年3月正式运营,是国家第19个综合保税区。目前,经开区与综保区实行“一支队伍、两块牌子”的运营管理模式。综合来看,经过26年开发建设,长春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开放水平较高、营商环境优良的国家级开发区。

  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近些年来,长春经开区始终坚持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并重,在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业底盘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城市综合体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科学、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长春经开区立足工业基数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稳压器”和“加速器”作用,经济增长态势良好。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2.4亿元,增长8%,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38.9亿元,增长10.2%。全年直接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利用域外内资155亿元。工业用电量、社消零、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发展保持量质并进,持续向好。此外,经开区债务结构和债务率实现根本性变化,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攻坚已见成效。

去年以来,经开区紧抓产业兴区战略,有力地支撑了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狠抓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传统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全区最大支柱产业,其中规上企业52户,2018年完成产值657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共有规上企业13户,2018年实现产值120亿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开区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并确立了吉林大路东方广场、自由大路中东大市场、南湖大路赛德广场以及卫星路世纪广场等四条现代服务业发展经济带,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全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此外,经开区重点打造了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军民融合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动能。

长春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两年来,累计签约项目271个,落位开工项目226个,包括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近20个。年均出让工业用地1平方公里左右。此外,大力发展工业地产,两年建设标准厂房29万平方米,全区厂房使用率已超过90%。马瑞利汽车车灯、法雷奥汽车零部件基地、中粮聚乳酸产业园等世界500强项目实现落位,浪潮云计算中心、日本友成汽车模具及研发中心、居然之家智慧物流园、唯品会吉林运营总部、吴太医药产业园、万丰机器人、安能电商产业园等行业龙头项目的落位都为开发区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同时全力打造了科创广场、综保区产业促进平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三大创新招商平台,主动对接先进科技成果,全区创新创业的氛围加速形成。

经开区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推进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不断强化政策引领作用,出台了支持力度大、覆盖面广的配套政策,奖企业也奖团队。两年多来,经开区累计支持企业各类扶持资金总计3.7亿元,得益于此,企业转型升级的态势如火如荼,特别是助推大陆汽车电子、富维安道拓产值突破百亿元,使全市百亿级企业增加到6户,同时一汽丰田6ZR发动机、法雷奥新能源压缩机、福耀玻璃智能化生产线等50多个工业扩能项目纷纷上马,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相当于再造两大百亿级企业,有效壮大了产业基础。

对外开放格局渐成

兴隆综保区是全国第19个、吉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2014年实现封关运营。在对外开放实施过程中,长春经开区依托兴隆综合保税区,不断完善各类开放平台功能,打通内陆地区对外新通道,服务全省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不断显现,对外开放的功能格局已经形成,已经成为省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制高点。

大通道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区内已经形成了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对外通道体系,即长春至莫斯科、塔林的航空货运通道,长春至德国的“长满欧”中欧班列,长春至大连、营口的海铁联运通道以及长春至海参崴的跨境公路通道。特别是吉林省首个中欧班列“长满欧”实现稳定增长,累计承运货物4万标箱,服务企业2000多家,货值超110亿元,辐射范围、发车密度、服务水平等位于东线中欧班列前列,加强了与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降低了对沿海口岸的货运依赖,在“一带一路”东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平台服务日臻完善。目前综保区已具备四大口岸和五大平台功能,即铁路一类口岸、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进口冰鲜水产品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以及内陆港平台、冷链物流平台、进出口商品展览展示交易平台、加工贸易平台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跃升。

大项目支撑不断增强,大园区业务快速增长。围绕发展服务贸易和加工

贸易,近年来,综保区以中外运、招商局、际华、顺丰、普洛斯、唯品会、居然之家智慧物流园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级物流企业已经落位,以万丰机器人、吴太医药、韩国现代、宇博重卡等为代表的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正在加速集聚,以国际陆港、虚拟空港、智慧公路港、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中心“三港一区一中心”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去年综保区完成保税业务额81亿元,增长24.6%。共受理报关单证9193票,增长25%,跨境电商货运包机出口货物476.5万票,在海关正规监管系统试点城市中,长春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居全国前列。

筑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发展道路千万条,营商环境第一条。近年来,经开区为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城市软件和硬件改善上下真功夫,吸引企业和人才入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长春经开区始终都把营商环境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工程,不断提升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为打造诚信政府,两年来经开区累计拿出2.4亿元兑现过去对企业的承诺,目前经开区历史上的承诺已经基本兑现完毕,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经开区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了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特色鲜明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又给企业发展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做好优质服务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为此,经开区不断加强服务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三个项目服务局,形成了各司其职、衔接有序、多方联动的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开展了四大特色载体活动,即“企业服务日”、首席服务专员、“基层总动员、服务全覆盖、环境大提升”活动和政策大讲堂。特别是在全市首创“企业服务日”活动,两年多来班子全体成员坚持每月两次到企业现场办公,成效明显,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400多户次,解决问题500多件,并且随着活动的开展,已经逐渐由解决水电气热等微观的要素保障问题,过渡到帮助企业谋划未来发展的宏观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深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在做好省市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立足区情,自我“开刀”,多项审批事项实现时间再压缩、效率再提升,打造了“经开速度”。目前,全区97%的事项可实现“只跑一次”,100%的工商类登记、变更类审批事项均可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发证,最短只用10分钟,特别是在企业开办时间上1天就可完成,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服务,企业原来想走的留下了,留下来的做大了,做大了的又积极帮助引进上下游项目,软环境真正成为经开区的一块金字招牌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城市建设管理,是优质营商环境所需,也是群众民生所盼,也是吸引企业和人才到来的硬件。近两年来,经开区不断强化城市能力保障,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水平,投资26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强化民生改善保障,全力提升和谐经开建设水平。两年来,经开区主动对接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于2017年初制定了《深入实施民生行动三年计划》,每年都把计划细化为若干民生实事,作为全年民生工作的抓手。2018年,投入24.4亿元,完成了“宜居、宜业、宜商、平安、快乐、健康”六大类100件民生实事,社区建设、教育教学、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得到有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强,全区发展环境和谐,为企业和人才落户打造了坚实的硬环境。

真抓实干谋发展

2019年,长春经开区按照中央、省市系列工作会议部署,以“打先锋、站排头”为目标,坚定实体经济和对外开放两大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产业园区、一流的开放高地和一流的干部队伍,全力构建一个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新经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下行压力的影响,长春经开区积极抓好实体经济、对外开放、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确保经济稳定运行,真抓实干谋发展。

抓实体经济,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转型升级和项目建设上,集全区之力,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新跃升。一是狠抓产业发展。今年经开区向着全力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一个两百亿级产业(即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八个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迈进,并力争在工业总量同步上升前提下,将服务业占比提升十个百分点。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今年是吉林省的项目建设年,目前,经开区正在积极推动并协助各项目单位,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将“三抓”“三早”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狠抓转型升级。全力支持25个项目进行扩能升级,确保扩能项目早日建成,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域内更多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做大做强。四是狠抓招商引资。今年经开区将招商方向定位“招大商、招准商、招外商”,重点就是紧盯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尤其是把引进世界500强作为主要目标。

抓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今年在综保区建设上,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转向产业落位为方向,以谋划更深程度的开放为核心,完善功能做大平台,实现“项目集聚、口岸提升、平台提质、业务做大、配套完善”五大突破,全面提升综保区的开放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落位发展,在高端制造、特色产品加工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重点攻关,在项目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双提升”。二是聚焦口岸提升,实现功能更加完备。积极推进一汽利用整车进口口岸开展业务,迅速形成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通道建设,推动长满欧班列从吸引物流集聚向引导产业落地、项目落地转型,班列本地货运量达到20%以上。三是聚焦平台提质,不断增强平台实力。重点围绕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四是聚焦业务做大,确保业务稳步增长,园区口岸业务额今年力争实现100亿元。五是聚焦配套完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补齐各类配套短板。

抓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一流服务品牌。今年是经开区营商环境提升年,首要任务是理念升级,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同时在操作层面突出工作研究谋划和措施制度保障。具体就是要抓住转变思想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服务载体、延伸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五个重点”,全力打造审批、政务、服务、法治、政策、创业、开放、社会“八大营商环境品牌”。坚定不移地率先突破,大胆改革,打造服务企业和群众的“经开标准”,建设全国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抓建设管理,着力打造高端品质开发区。为此,经开区今年始终坚持以品质为引领,建设精品开发区,不断累积能力,提升区域的形象和文化内涵。一是坚持完善功能。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加快建设绿化、市政两大PPP工程,做好东环城路等20条主要街路的绿化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市容环境水平。二是坚持科学管理。以扫清堵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为突破口,强势推进精品宜居、形象提升、伤痕治理等八大精细化管理攻坚工程,努力构筑“大城管”格局,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坚定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使命,突出抓好生态环保和修复,真正实现开发区的绿色发展。

抓民生改善,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民本思想,提升为民情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投资2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彻底改善农村环境,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二是深入推进六大类民生工程。今年将投入近20亿元,继续高标准实施“宜居、宜业、宜商、健康、平安、快乐”六大工程,同时掀起群众文化体育发展的热潮。三是做好安全维稳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佚名)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