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e网”监管平台上线运行

8月2日上午,由长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长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e网”监管平台(以下简称“e网”监管平台)上线发布仪式在长春市松苑宾馆举行。

长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e网”监管平台上线运行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8-06 13:5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8-06 13: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日上午,由长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长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e网”监管平台(以下简称“e网”监管平台)上线发布仪式在长春市松苑宾馆举行。该平台的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长春市2019年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监管时代。

  图:发布仪式现场

据了解,“e网”监管平台是以长春市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以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为手段,以行业主管部门网络监管为保障的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新模式,将推动“治欠保支”由治欠向预防转变,帮助农民工及时、全额、按月领取到工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长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表示,农民工是维护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e网”监管平台的正式开通,将从源头上控制并减少因工程款拖付、违法分包、转包等问题导致的劳资纠纷,恶意欠薪、工资拖欠等现象,标志着全市“治欠保支”工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长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表示,近年来,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和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长春市农民工 “治欠保支”工作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但该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e网”监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银行金融服务的属性,将农民工实名制、企业日常管理、政府行业部门监管和银行代发工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方共赢的“治欠保支”工作新局面。

数据显示,“e网”监管平台从2019年5月份试运行至今,已建档长春市建设领域在建项目308个,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178户,纳入平台管理人数20871人,实现代发工资2056万元。

发布仪式上,长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三家单位还就“长春市建设领域劳动用工信用体系共建”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

  图:签约仪式

据介绍,长春市将通过引入中国经济信息社建设运营的新华信用平台作为“e网”监管平台的专业支撑,利用新华信用的风险模型监测技术,建立针对用工企业和务工人员的信用评分,进行风险度量与刻画,实现对用工、务工行为的全息画像。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匡乐成表示,通过新华信用提供的解决方案,政府可收集信息、共享信息,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将劳动用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信用分类分级动态监管,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为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图:发布仪式现场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