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新一批“贸易型总部”企业认证,返利网等5家互联网企业获选,此前百度、IBM、携程等企业也均登上名录。名单中互联网公司首次超过三成,上海持续发力扶持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产业,此类企业也逐渐对上海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贸易型总部”企业成推动经济发展主力军
当天下午,上海市商委主任华源主持颁奖仪式,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致辞,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昆林颁奖。尚玉英表示,贸易型总部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主力军。
贸易型总部是上海经济的新名词,是指境内外企业在上海设立的具有采购、分拨、营销、结算、物流等单一或综合贸易功能的总部机构,既包含传统贸易企业,也包含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从事撮合交易或提供配套服务的平台型贸易企业。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积极鼓励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在沪设立贸易型总部,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上海支持贸易型总部发展。2016年,在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下,上海市认定了首批贸易型总部企业,并于人才引进、出入境、外籍人员永久居留证办理、金融服务、通关便利化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
2017年,上海市又认定了第二批贸易型总部企业,这些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交易额达7000亿元,其中100亿以上的企业就有18家。目前,贸易型总部企业年销售规模近4万亿元,占上海市商品销售总额的约40%,充分体现了贸易型总部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贸易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2016年启动贸易型总部认定以来,上海市已认定两批贸易型总部,其中,29%为民营总部企业。从行业类型来看,开展国内批发零售与平台交易业务的总部数量合计占75%;从区域分布来看,民营总部主要集中在浦东、嘉定、青浦等远郊区域,占全部民营总部数量的50%;35家民营总部年销售规模超过1.2万亿元,占全部贸易型总部销售规模的25%,特别是平台类总部成长迅速,交易额已占到全部平台类贸易型总部近50%,如携程年交易额增长近50%,找钢网年交易额增长近40%。
新一批贸易型总部共计15家,国企4家,民企6家,外企5家;从业务类型看,国内批发零售类7家,国际货物贸易类1家,物流仓储或国际服务贸易类1家,平台交易类6家;从发展能级看,15家企业累计交易额达到4500亿元,其中千亿能级以上的有1家,百亿以上的有11家;从区域分布看,拟认定的贸易型总部覆盖本市10个区,其中浦东新区、嘉定区数量位列前列,分别为4家和3家;15家贸易型总部中,平台型企业占总数的4成。平台通过形成各自业务优势,成为各自行业内的独角兽。如返利网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实现平台、消费者与网站的有效连接。返利网首席运营官朱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返利网作为提供交易撮合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今后将进一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能级、强功能、补短板,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分享发展红利,与上海共同成长。
互联网企业首次占比超过三成
综合三批企业的行业类型来看,第一批“贸易型总部”企业名单中,互联网企业仅占不到一成;而到2017年的第二批“贸易型总部”企业名单中,互联网企业的数量增至两成;至近日发布的第三批“贸易型总部”企业名单,上榜企业虽然只有15家,但互联网企业首次超过三成。互联网企业占比逐渐递增的趋势说明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不可或缺。
以新入选的返利网为例,作为上海本土科创企业和在线导购行业的翘楚,成立于2006年的返利网注册用户达2亿,合作伙伴囊括全球知名电商,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亚马逊、苏宁易购、爱彼迎等400多家电商及2万多个知名品牌。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8家贸易型总部入选由市企业联合会评选出的2018年上海50强企业名单,囊括50强中所涉商贸类企业;12家入选2018年上海50强民营企业名单;17家入选2018年上海服务业50强名单;3家入选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评选出的2018年中国B2B行业十强名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尤其是这五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从模仿发展到自主创引,引起全球关注并学习。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