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堂创始人刘继国青年学艺:从红木“技艺”到“意义”

古典红木家具的风格现在几乎已经定型,由此发展出来的各种流派中,“京作”流派融合“苏作”与“广作”的优势和特点,取其精魄,工序严谨、不惜工本将传统手工工艺发扬光大,与各种工艺品都能很好的融合。

君本堂创始人刘继国青年学艺:从红木“技艺”到“意义”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7-04 17:08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7-04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古典红木家具的风格现在几乎已经定型,由此发展出来的各种流派中,“京作”流派融合“苏作”与“广作”的优势和特点,取其精魄,工序严谨、不惜工本将传统手工工艺发扬光大,与各种工艺品都能很好的融合。选择学习“京作”技艺是刘继国自己的选择,虽然祖上有渊源,但对红木家具文化的喜爱是他选择从事这一行的根本选择。几十年的深耕,使他在将自己的手艺臻至完美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红木家具未来的发展。他得到的答案是“匠人精神”。

提起“匠人”,大部分人会自然地联想到案牍前昼夜不眠呕心沥血的手工艺者形象。但在当代,光有匠人素质是很可惜的,效率往往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如何平衡“匠人精神”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刘继国这一代手工艺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现如今的工匠精神应该更多地转为对行业对工作的热爱,只有热爱,才会精益求精。刘继国始终以祖上流传下来的匠人精神为傲,这是他立身之本,与此同时,他也想将匠人精神真正的发扬光大。不光从表面的喊喊口号,而是挖掘其真正的意义,并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中。“为什么有些人买电饭煲买家具要专从国外带,我觉得这是国家匠人精神缺乏的一种体现,都认为人家的东西好,我们的不行。”刘继国现在觉得把产品做到极致,这就是“匠人精神”。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