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期,创业黄金十年结束,各家势力迎来下半场的角斗。
凭借上亿的用户规模,互联网巨头把持着庞大流量,占领着各大细分山头,战略方向由争夺用户,转向用户存量守卫;而新起平台不仅要面临着与巨头的直接竞争,同时还要正视现如今“获客成本不断提高、用户难留存”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而趣头条就是深知其中奥妙,在资讯类产品厮杀成一片红海时,趣头条另辟蹊径,在一片蓝海市场上驰骋。
2018年9月14日,成立仅仅两年零三个月的趣头条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速度比拼多多还快七个月。
上市当天即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发行定价为7美元/股,当日开盘价为9.1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0%,收盘时涨幅达到128%,盘中五次触发熔断机制,收于15.97美元。让这家此前不被“五环内”人群关注的资讯平台,带到聚光灯之下。
时间是全面竞争的关键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谁赢得时间,谁才能赢得未来。
对存量用户的深耕,是移动互联网的决战之地,决定着未来十年的走向和格局。
不管是巨头还是新型创业公司,不管是资讯、短视频还是小说长阅读,包括广告,其实最后拼的还是时间。
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获取用户的时间,用户留存的时间,商业变现的时间,新产品研发和发展开拓的时间,团队成长的时间,包括产品矩阵,包括营销、技术、团队等都是关键元素,未来的竞争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竞争。
趣头条上线两年多,登陆纳斯达克,米读不到1年,成为小说阅读前三,由此可以看出时间的窗口越来越短。
矩阵化布局,应对行业较量
在互联网下半场的丛林中,将方法论应用在产品矩阵中去应对多维竞争,已是各家高手成长的必由之路。
然而,有限的游戏终究无法跳脱边界的制约,单一产品的成功也难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而趣头条也在探索无限游戏的玩法,将含有用户增长、内容推荐、商业化引擎等一整套“黑马哲学”复用于新品研发,尤其是近期迅速崛起的在线阅读产品——米读。
米读的阶段性成功无疑验证了趣头条商业模式的延展性与矩阵化布局的可行性,因而面对互联网的下半场鏖战,趣头条手中的子弹也更加充足。
尤其在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通过生态业务的强协同作用激活存量用户,或许才能进一步深挖企业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