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区域经济单元,能够在区域内更好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最佳桥梁,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传播体现形式,“互联网+”通过对多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些年来,从事互联网+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数不胜数,新农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梧桐县域论坛执行主席刘岩正是其中一位。
新农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梧桐县域论坛执行主席刘岩
2018年,为解决县域普遍存在的“缺渠道、缺品牌、缺人才、缺产业”问题,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浪微博在整合自身扶持资源和计划支持单位的专业资源基础上,推出了赋能县域创新发展的系列计划——金梧桐县域计划。作为新浪微博三农MCN机构负责人,刘岩具体承担该计划的推动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具体实施,该计划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有力助推了亿万小农户与大市场更好对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也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有益探索。
同时,为助推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刘岩全力推动了“百县千红”新农人发展计划。主要面向于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返乡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以及退伍军人等,以集训形式为县域筛选出具备依托网商开展农品上行工作的新农人,并整合上行平台资源集中孵化,为乡村培育具备农品上行能力的新农人。以“一村一人”为抓手,助力“一村一品”打造。
在采访过程中,刘岩分享了“百县千红”新农人成员甘小燕的案例。在成为新农人以前,甘小燕是一名广西省田东县的美术老师,出于对田间山水的热爱、对乡野牧歌生活的向往,2007年甘小燕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成为一名“接地气”的农业工作者。2014年甘小燕开始种植火龙果,但是新鲜水果的市场竞争大、局限性强,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尝试,甘小燕决定另辟蹊径,生产火龙果面。这火龙果面是做出来了,但知道这个产品的人并不多,销量也一直平平淡淡。
2018年12月,刘岩全力推动的“百县千红”新农人培训活动来到了田东县。在调研过程中,刘岩认识了甘小燕并推荐她进入了“百县千红”新农人培训活动。通过新媒体社交营销、提升农产品质量、开发有特色的产品以及电商运营基本能力等一系列课程、十余天的培训,甘小燕发了第一条产品微博。在“百县千红”新农人多个官方微博账号的宣传下,当天就有一名广东客户看到微博,向甘小燕询问了产品信息,并于第二天提交了20吨火龙果面的订单,支付了3万元的订金。
刘岩说,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新农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打开视野,拓宽销量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县域经济要想借新时代之势起飞,需要创新思维,颠覆并升级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互联网+”注定是县域经济进行创新并撬动未来的不二杠杆。
为更好赋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2019年,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加入新农人发展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她表示将秉承新农人发展委员会“责任、诚信、创新、影响”的发展理念,融入工作生活之中,围绕新农人能力养成、伙伴关系建立、产业资源连接等方面,为农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2018年,刘岩带领金梧桐县域计划已经走过了8省10多个县域,“百县千红”新农人计划也完成对9省14县700多名新农人学员的培训筛选,并选出140人进行孵化培育。2019年,刘岩将带领“百县千红”新农人计划持续升级,行使新农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权利义务,打造更多乡村振兴的“产业创新样板”,探索更多“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示范做法,让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