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消息:近日,中建三局承建的胡鲁马累保障房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楼宇前的空地上,3台制砖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只见工人将海沙、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经传送带送入搅拌仓,加水充分混合后,运送至钢制模具,通过振动台持续振动和压制,短短 30 秒,18 块成型的海沙砖“出炉”了。
马尔代夫当地由珊瑚贝类风化形成的海沙,是中建三局承建的马尔代夫胡鲁马累保障房项目不可或缺的“宝物”。
中建三局承建的胡鲁马累保障房项目员工开展日常学习交流 供图 中建三局
“马尔代夫是群岛国家,没有河沙,从国内进口河沙成本太高,本地砖强度只有国内砖的三分之一,且质量不稳定。砖从何而来是项目前期面临的最大困难。”项目材料负责人蔡至远介绍。
经过测算,如果就地取材直接用岛上的海沙制砖,每立方米砖能节约 420元人民币,还能节省海运时间。为了使海砂砖的强度达到使用要求,项目技术部联合物资部提前半年开展实验研究,租赁当地砖厂设备,尝试水泥和海沙的不同配比,咨询国内砖厂和专家,多次实验后,项目组发现将水泥和海沙的比例调整为 1:5时,产出的砖抗压强度达 10兆帕,符合国内标准。
原材近在咫尺,技术日趋成熟,项目组租来 3台制砖机,将砖厂搬到工地,培育当地外籍劳务班组制砖,材料员曹端祥负责日常管理。为了提升沟通效率,曹端祥为每名工人下载微信,组建砖厂工作微信群,通过微信自带的翻译功能,实现实时顺畅沟通。
传统的水泥仓建在地面,需要用吊车装卸水泥,而吊车还需从国内进口。经过综合考量,项目研制出 1.5米深的方形下沉式水泥仓,可用铲车直接运输水泥,节约成本约 60万元人民币。
“马尔代夫阳光充沛,海沙砖只需 1天晾晒、3次养护后即可满足强度标准,比国内节约一半时间。”蔡至远说。目前,项目砖厂日产海砂砖 50立方米,包含 3种尺寸砖块,完全满足现场需求,真正实现“自产自销”。
如今,饱含着中国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结晶的海沙砖,正层层垒起,为马尔代夫人民构筑幸福空间。(供稿 中建三局 编辑 郝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