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主办的2019北京市文化志愿者“送福到家”暨第九届“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启动仪式“春潮华典”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举行。本届新春文化季以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与海淀特有青春气质相结合,海淀区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融合、文化目标与旅游资源的深度结合为特色,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将欢乐和文明送入千家万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
“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暖民”为宗旨,充分挖掘海淀区特有的山水名园、科教大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让大众能够更好地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和民间文化的魅力。
民俗表演别开生面,为群众搭建文化艺术的舞台
位于海淀北部文化中心的共享大厅里人头攒动,巨大的“福”字悬垂而下,在“一路梅红霜雪染,万千海浪总关春”的主题背板下,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长龙翻腾起舞,雄狮立卧滚斗,带动现场一片欢腾。山后四镇的传统舞龙、舞狮、踩高跷等精彩绝妙、技艺精湛的民俗表演,展示了海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得舞台上下欢乐交融。
“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喜欢这样的民俗表演,它让我切身的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对记者说道。现场群众热情高涨,很多群众举起双手,为表演者加油助威。
名园游园活动,感受寄情山水的节庆文化
新春文化季期间,群众除了观看传统的民俗表演,还可以到三山五园,感受寄情山水的节庆文化。在颐和园听鹂馆举办的第八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是活动的一大亮点。此次展出的梅花、蜡梅盆景,还有牡丹、海棠、等传统花卉种类繁多。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游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伫立在花前,纷纷拿起手中的手机拍照,久久不愿离开。
香山公园举办的登高祈福会,推出游园送福、登高祈福等五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游客可以在香炉峰上打造的“福猪”造型祈福台前,写上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和新年心愿。此外,香山公园还安排了迎新剪纸、福猪陶泥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游客欢笑声不绝于耳。现场游客开心地表示 “带着孩子们来参加活动,一起许下新年愿望,感到很开心,游园的活动种类繁多,丰富有趣。”
科技融入文化,促进群众参与积极性
机器人组装、机器人表演、编程体验、VR赛车等科技感和趣味性结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踊跃参与。青少年们在玩乐中体验“时髦”的海淀文化科技特色,感受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的陈围烨首次操控机器人踢足球。他一边用手中的遥控操作,一边看着脚下的机器人左右走动,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几个回合下来,操控机器人进球成功,陈围烨的紧张化为兴奋和自豪“真不容易呀,以后要好好学习科技知识。”一场与机器人的互动,在陈围烨的心里种下了科技的种子。
上门演出,便捷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渠道
新春佳节期间,海淀北部文化馆携手海缘舞友俱乐部为敬老院的老人开展慰问演出,把文艺节目送到眼前,让敬老院的老人家不用出门就能享受文化生活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海缘舞友专门编排的舞蹈《过年了》在敬老院营造出浓郁的“年味”,敬老院老人自编自演的节目与演出团队献上的京剧、舞蹈、杂技等节目交替呈现,敬老院的老人们欢声笑语不断。老人感慨“现在生活普遍改善了,吃喝不愁,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容易感到寂寞,文化馆将文艺节目送到眼前,真是锦上添花,感恩政府的文化惠民好政策”。
与此同时,在文化馆大厅及和熹会敬老院开展的文化志愿者“送福到家”活动,也为群众送去了节日的祝福。现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群众带来一场书法盛宴,写完后亲手将写好的春联赠送给群众。
现场群众络绎不绝,一副副春联争相被领走。“太好了!亲眼看着书法家书写,让人感觉气氛不一样,不但不花钱,还可以挑选自己想写的内容,希望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海淀居民陈少雄拿着刚刚挑选的春联高兴得合不拢嘴。
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让欣赏品质演出有去处
在“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期间,看精品文化演出不是难事,只要你想,总能找到符合口味的演出。新春文化季在八个单元框架下开展了五十多项、数百场主题活动,让爱看演出的百姓大呼过瘾。
今年的新春文化季既包含了传统艺术门类,如传统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剪纸、皮影戏等非遗项目体验,赏花、祈福、贴春联等春节传统习俗,同时致力于推广新型的艺术呈现形式,如机器人表演、编程体验、VR赛车等科技感和趣味性结合的活动。更多年龄层次、不同口味的观众都能在本届新春文化季中找到自己的专属文化消费品。同时,多元化、精准化的优质文化,给居住在海淀的不同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文化选择,让欣赏品质演出有去处。
多年来,海淀区文化建设始终秉持“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价值引领和普惠送达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海淀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通过海淀全区上下的不懈奋斗与开拓,海淀人民群众在文化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倍增,构成了海淀缤纷四季的群众文化艺术新生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