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之势。如果说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哪个城市最有优势成为样板,无疑是上海。在信息化手段全面渗透民生、城管、政务等领域方面,上海已率先走在了全国先列。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2018数字经济重大工程支持项目率先选择上海静安区作为先行试点,由此,上海静安“151项目”拉开大幕。
简言之,“151”项目是构建1张整合的城市管理“数据库”网络,面向“交通”、“健康医疗”、“健康食安”、“环保”、“城市公共设施”5大领域形成创新应用,构建起1个具有城市数据综合运营、大数据分析挖掘和预测预警能力的城市智能运营管理中心。
可以说,静安“151项目”既是国家发改委2018数字经济试点的重大工程,也是智慧城市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要求的重要试点工程。静安“151项目”将在全区铺设一张感知网络,这将加快整个城市物联感知网络的形成,助力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落地是关键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城市提出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城市成为信息技术应用试验场,一个个初步完成数字化、正迈向智能化的城市组成了“数字中国”。目前,国内有41%的城市设立了智慧城市领导小组。
但不可否认的是,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真正落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打破传统的“数据孤岛”、如何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根据行业需求形成针对性的智慧应用方案,如何让各类终端适配各类场景,如何真正让政务领域的客户、垂直行业企业已经民生百姓受益,才是智慧城市建设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据悉,此次静安“151项目”采取“试点中有先行”的分布实施步骤,是全市大数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创新试点,也是推进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的重要载体。在已经完成的试点项目中,运营方联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从技术路线到运营模式都进行了有力的探索,验证表明,物联感知城市、数联驱动服务、智联引领决策的路径,是可行的。静安“151项目”对全国实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加速城市智慧化进程,AI和物联网是关键
近日,上海静安“151项目”唯一承建方上海联数物联网有限公司公布了各类细分项目的招投标结果,其中,日海智能一举入围了10大场景的招标,侧面反映了日海智能其技术创新的优势被认可,及其稳固的市场领军者地位。
更名后的日海智能,发力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端”的战略布局,目前是全球模组出货量份额最高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公司,同时引入全球物联网安全级别最高的Ayla云平台,赋予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最新科技为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医疗等提供一揽子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在2020年5G商用和人工智能时代加速来临的趋势下,智慧城市无疑需要利用移动通信、物联网、AI技术实现更合理的规划和资源的更优化配置。这也是包括日海智能在内,智慧城市各类解决方案提供方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措施提升AI能力的原因。
未来,加持了AI技术的物联网平台+模组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在各类场景中提高对需求的实时分析,自动调配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助力构建城市的“超级大脑”。
正如业界专家所说,虽然目前众多企业均推出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来帮助城市进行升级,但按照“务实推进”的基本原则,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避免华而不实的技术,更需选择能经得起实际考验,尤其已助力很多智慧项目落地的解决方案。未来,通过加持AI等技术,更将助力“落地型”解决方案更快速解决城市运行中的大情小事。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预计到2020年,智慧城市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届时全球将出现600个智慧城市。预计到2025年,这些智慧城市将占全球GDP的60%。到2050年,将有86%的发达国家人口和约64%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生活在智慧城市中。
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步入高速发展期,智慧城市项目的数量和水平都不断提高,更多的城市拥抱创新以简化和加强城市服务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