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力量入局商业航天“马拉松” 探索构建商业模式是关键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11-08 11:29:4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商业航天作为“新兴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第四届深圳国际创客周龙岗分会场举行了“中国首次全流程民营商业航空工程”背后的故事论坛。

论坛现场,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商业航天民营企业与“国家队”之间的技术壁垒虽然在弱化,但仍是考验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核心要素之一,民营企业与航天“国家队”的合作关系远远大于竞争,民营力量应成为航天“国家队”的有效补充。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大众认知,降低成本等,都是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爆发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爆发期将至 民营企业成为“国家队”有力补充

过去三年,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完成了从卫星设计研制、火箭研制发射到卫星在轨运营及商业化应用的“从0到1”,商业航天在国内逐渐形成自循环的生态系统;也正是这三年,以北斗导航、高景一号等重大专项突破为引领,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不仅继续深耕导航、通信、遥感三大主流市场,还开始扩展至卫星互联网、高通量通信、科研实验卫星等应用场景。

9月5日,由国星宇航总体设计和运营,天仪研究院卫星平台制造,星际荣耀双曲线1Z火箭运载的“一箭双星”人工智能卫星发射成功,这是首次由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一箭双星”的发射任务。而在过去的10个多月时间里,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等民营企业先后4次成功实施亚轨道探空火箭发射任务。其中,最近的两次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更是民营商业航天发射在国家管控体系的首次探索。

政策东风进一步助燃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热潮。10月15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据新华社报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将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导军企有序开放,提高民企参与比例。

在涉足商业航天领域的主体中, 民营企业与“国家队”形成差异化竞争,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有力补充。 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宏杰表示,虽然中国的商业航天领域发展时间不长,但SpaceX等企业已经为全球展示出了一条商业航天之路,也给了中国市场极大的刺激。“以前,我们觉得航天仅仅是‘国家队’的行为,但现在意识到原来民营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

民营企业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在行业分析机构眼中,商业航天是一个数千亿元的新风口。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8月发布的《小卫星市场前景》报告显示,未来10年,全球将发射约7000 颗小卫星,将是过去10年发射总量的6倍,其中组网的50个卫星星座(卫星星座是指按一定规律布置在地球中、低轨道上的一群卫星,多用于全球通信)就将占据这7000颗卫星总量的80%,而整个小卫星制造和发射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380亿美元,较过去10年增长约4倍。

“目前这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我国规划中的卫星需求总量超过了3000颗,商业航天无疑会迎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霍甲介绍到。不过他也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提示“这个行业的风险特别大。如果将商业航天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中国才刚刚起步几十米。而美国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是具体到何时能爆发,还不好说,有可能会超出大家的预期,也有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那么应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民营航天企业与“国家队”之间的关系?“民营航天企业是航天‘国家队’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而且商业航天的发展本身就是建立在‘国家队’多年的技术和人才积累的基础之上。”霍甲坦言,他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驱动之下,民营航天企业与航天“国家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越来越多,科研资源、技术和产品的共享是未来的大趋势。

9月5日星际荣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代号为“双曲线一号”的商业亚轨道火箭发射角瞄准任务,正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4所国家航天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所承担,这也成为航天“国家队”与民营航天企业相互合作的最好体现。“在起初阶段,供应链配套等复杂系统需要依靠体制内的一些支持,而在后期,市场化的手段会把技术迭代的速度提升起来。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霍甲表示。

据新华社9月29日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计划处处长贾立德介绍,“中心首次放飞民营商业火箭是我国航天产业商业化的具体体现,印证了未来我们国家航天发展大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民营商业航天发射规范管理,有序引导,从而纳入国家统一的管理体系。”

进入商业模式还需进一步降低成本

未来商业航天的市场体量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企业进入,但运载火箭是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资金、管理、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商业航天的赛跑或许正如霍甲所说,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如今,几乎没有人怀疑民营火箭的前景,但它们距离真正的商业模式还很遥远。一方面,截至目前国内的民营航天企业尚未成功发射搭载火箭,加上技术有限,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另一方面,面对快舟系列等国家队,民营火箭在发射价格上并没有明显优势,这将考验它们在降低火箭成本上的实际能力。

“我国商业航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进入商业模式,一个是要实现产品的低成本化,二是要实现盈利,这都是商业航天的本质诉求。”赵宏杰表示,此外技术壁垒高、大众认知度不足、产业链衔接困难等也都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中国航天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但是极高的技术门槛和顶尖航空航天人才的短缺都是对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来说不小的考验。赵宏杰坦言,近两年民间的商业航天之所以能够做起来,背后少不了有“国家队”背景的优秀科技人才出来创业。“不过目前民营航天企业与‘国家队’之间愈发密切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让我们感觉到技术壁垒正在逐步降低。”他表示。

只有把商业卫星与大众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让商业航天真正的进入商业模式。天仪研究院副总裁杜志贵表示:“大众有很多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卫星应用需求。比如在没有手机信号的邮轮上、飞机上,卫星就可以派上用场。再比如说运用卫星遥感可以实时观测到整个地球,与VR技术结合会成为不少地理爱好者的兴趣所在。”

而降低成本则是另一个刺激需求的关键要素。如果大众能够接受卫星和卫星应用服务的购买价格时,需求自然会攀升,应用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杜志贵说:“我们认为一颗卫星的业务成本,应该不仅仅是卫星的制造成本,而是以交到消费者手上时的成本来计算,这包括火箭发射、在轨运控、数据传输与解析、应用信息供应等一系列成本。现在这个成本已经能控制在百万~千万元人民币,是之前卫星成本的1/10。我们也希望,随着组网卫星规模的扩大,未来成本能降至1/20-1/50。这样,大众的应用需求才可实现爆发式增长。”

如何降成本?杜志贵希望,一是需要上下游企业能够联合降低成本,包括上天之前的部件供应(如将宇航器件转变为消费级工业器件)、火箭发射,上天之后的在轨运控、数据应用与服务等;二是借鉴航空、汽车、电脑、手机等行业的量产与供应链体系模式,实现规模化效益;三是在技术上要积极借助新技术和跨界技术来降低成本,比如说航空行业、汽车行业的无人驾驶新技术完全可能引入商业航天领域,实现技术升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