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25日电 在八月,Netflix悄然删除了网站上所有有在其服务的用户评论。如此这般,Netflix 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完成该网站最新一次变化莫测的战略转变:在内容推荐方面,远离大众智慧,转向机器智能。这种机器算法现为由Netflix牢牢掌控,而且越来越多地在其经济模式里得到应用。
过去一年,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迷恋和恐惧与日俱增。人工智能是科技界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之前我行我素的Facebook和谷歌等企业造成强烈冲突,推动美国国会召开多场听证会和媒体评论的炮轰。然而,人工智能也是商业效率最为强大的新推动力,是亚马逊(Amazon)和埃森哲(Accenture)等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人工智能(AI)的含义和算法的兴起从未如此关联,如此重要或如此复杂过。无可辩驳的是:科技的最新浪潮正向我们袭来,没有回头路。
对于大型上市公司或创业企业的经营者,从事学术或非营利行业的人士,抑或团队领导者和企业运营人员,都需要了解AI兴起的过程。以下五个最为知名的案例突显了算法在重新定义业务和组织领导力,包括每位领导者和商业人士需要掌握的,这样才能让企业在这个时代里茁壮成长。
Spotify:算法致胜
创建于一个出人意料地方——斯德哥尔摩——在线音乐网站Spotify颠覆了全球音乐产业。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最近,笔者拜访了Spotify的总部以及美国纽约办事处,了解了这家网站的管理模式。有诸多因素促成了Spotify的成功,而一个关键因素是对技术的投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约有40%的员工从事工程和软件研究。CEO丹尼尔·埃克(Daniel Ek)酷爱音乐,他甚至花了一年时间想成为一名专业吉他手。不过他知道,Spotify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技术与音乐、艺术家和听众的互动方式。在有那么多的歌曲,那么多的音乐类别的情况下,没有尖端的软件,不可能对所有选项进行排序,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选项进行优先排列。
今年早些时候,我与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会面时,他就批评了那些将音乐当作“比特和字节”的人。法这,声破天(Spotify)的算法层及其整体软件实力使其处于领先地位,并赋予其一定的优势,而苹果则与Spotify合作,让Apple Musicr富有更多的人性化。在此过程中,Spotify自身的表现还不太差,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Biohub:变大数据为机会
许多机构都很看好数据的力量,但让庞大的信息产生价值是一件棘手的事。没有工具将收集到的数据放入语境之中,传感器和统计数据将毫无意义。
在最近一次访问美国旧金山的Biohub公司的实验室时,笔者看到了一种数据视觉呈现方式,令人信服。Biohub的联席主任乔·德里西(Joe Derisi)我展示了一种新型显微镜照片。德里西解释称,若一个标准相机只有一个镜头可以对焦,那么这个显微镜就有22个镜头——每个镜头都必须与另外的镜头做相应微调。如果没有软件的情况下,不可能做这种细微的校准。
此前一天,笔者参加了一个大型科研项目的顾问委员会会议。我了解到,有了不断增长的数据生成和收集能力,一个为期两天的实验现在能实现数以百万计的详细结果。然而,研究人员可能需要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弄清楚这一切。这就是学术研究人员会想让软件工程专家编写算法来加速度的原因。研究人员对实验的理解速度越快,就能越快地进入下一个实验,对实验微调,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在医学研究领域,也可能适用于当今大部分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需要进行测试、研究和提升。昨日的创新优势会迅速成为必备技能。或者,正如笔者采访过的一位CEO所承认的那样,目标一直在前进。算法可以说是测试——研究——提升流程中所有部分的重中之星,但正是在“研究”阶段,机会可能突然出现,使得许多经营活动陷入困境。
高盛集团:AI领导一切……
两年前,华尔街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推出了面向新一代客户的消费者端零售银行产品“马库斯”(Marcus)。这是一个全新构建的技术平台(并利用高盛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能提供比许多传统竞争对手更高的回报率和更好的服务。事实证明,这只是开始。今年春天,马库斯收购了内嵌有AI的交互平台Clarity Money,并在重新命名后成为马库斯体验的核心部分。
马库斯并不是害怕搞砸其良好的开端,而是在颠覆自己,探索产品的未来阶段的设想。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风险。随着AI不断改进,你准备好接受它提供的服务吗?或者你会冒险把竞争优势让给其他玩家吗?
Facebook:站直了,别趴下
Facebook搭上了人工智能和算法的速度和规模优势,达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却在去年暴露了这其中的风险。Facebook没有意识到冒险使用其AI应用的人可能会造成怎样的不利影响。在阿迪达斯鞋的生产线上,如果有千分之一的鞋有缺陷,能销毁这部分的鞋。对于拥有20亿用户的Facebook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意味着在全世界有200万不良分子——这绝对是一个不能容忍的问题。
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表明,作为商业人士,我们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当算法或AI在审核这些行为时,一开始是会掩盖造成的后果。对机器的依赖性越强,就越难甄别和修复问题。因此,即使接受算法的必要性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保持警惕的必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政府应该保持这样的警惕,美国国会也大声呼吁采取监管行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地监管决策的落在私人企业自己身上,这即是一种负责,也是一种责任。Facebook一方面正忙于解决失误,投入更多的人力——没错,以及是更多的软件——修补它的网络漏洞。这可能根本无法阻止外部监督机构或其他机构的干预,而且这并不意味着监督没有什么必要性。
耐克:归机器的归机器 归人的归人
当耐克选择在“Just Do It”活动30周年时推出科林•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并围绕着他推出系列产品时,计算机上的指示灯没有闪烁的灯光。与算法一样强大——Nike将算法用在从制造到设计再到营销的所有领域——任何计算机代码都做不出人们每天在商业领域面临的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决定。Nike CEO马克·帕克以其直觉和情感批准了卡佩尼克项目 ——他的直觉知识耐克品牌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不接受人工智能和算法提供的强大潜力是种愚蠢的行为,但对于企业里需要人的地方,我们也需要严格遵从。甚至Netflix也在花大价钱聘请有创意的节目制作人,让这些节目变得生动起来,虽然它也会部署大型软件,根据观众之前观看过的内容推荐节目。如果真的喜欢体验全新的东西呢?AI没有基础去构思新的美剧《纸牌屋》,更不用说像《堡垒之夜》(Fortnite)这样的游戏了。要知道,Fortnite吸引了数百万年轻人追剧,而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亚马逊的Twitch网络上观看游戏视频,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剧集”。
耐克将赌注下在卡佩尼克身上,这可能会证明是具有前瞻性,而花费高昂,但这种决策是耐克的企业使命和宗旨的核心所在,永远不会让位给计算机代码。最近,一位同事分享了这么一个口头禅:组织中归机器的归机器——效率决定一切。但是,归人类的归人类。企业的根本特征——涉及道德、判断、创造力和同情心——需要人类参与。无论算法告诉我们什么,我们都不能忽视这一点。
(编译:杨淑青 编辑:王旭泉)